“叩见太子、叩兑老爷,几位少爷、姑爷。”

“什么事?”

“外面来了大批禁卫军,说足奉皇上之命来请太子进宫的。”

闻言,众人脸色郡是一变。

“难道是事情走漏风声,传到皇上耳中了?”

众人不约而同的慌乱起来,赵一崇三子赵贵常的性情最是急躁,立刻便说:

“我们大可提早起事!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万事尚未准备妥当,焉能冒进?”其兄赵清常首先反对,“此时发难就没有籍口可以带兵进宫护驾,禁卫军人马虽少却占有地利,到时定必封锁宫门,与我们打一场硬仗。”“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太子进宫犯险?”

被赵贵常这一问,众人都说不出话来,不知所措之际,到底是赵一崇最为老练,转瞬间便冷静下来。

“太子,你怎么看?”

“你我合作之事如此机密,父王未必知情,傅我进宫说不定只是有事吩咐而已。”东丹九重淡淡的说。

“太子所言正是老臣所想,但是在这时传召太子进宫,时机未免太过巧合,说不定皇上已经得到一些蛛丝马迹,要向太子质问。”赵一崇白眉深锁,一时间迟疑不决。

“目下看来,我是非进宫不可了,否则,就是一条不敬之罪,禁卫军立刻便可把我押进宫里,父皇心中若已存疑,亦会因此而落实。”

“但太子此去吉凶难料。”

东丹桂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若逼宫之事已被他知晓,东丹九重绝对没有机会活着从宫出走出来,蛇无头而不行,若失去太子,他们出师无名,断无成功的可能。

闻言,东丹九重沉思半晌,看向孙天鸿,“孙大人,最快可用多少时间准备好兵马?”

“两个时辰内可进攻皇宫。”

“嗯!辛苦孙大人了。”东丹九重态度温和的对孙天鸿致谢后,再次对赵一崇说:“我们就以两个时辰为限,宫中有一名姓林的小太监是我的亲信,若时辰过了,我依然音讯全无,还请镇国公带兵来救,若平安无事,我亦会命他拿着我的信物向镇国公通报。”

听着东丹九重的话,赵一崇心想,若两个时辰内从宫中传来险讯,到底该领兵逼宫迎救?还是举家逃离京城?

心头挣扎不休,终于,赵一崇咬紧牙关,一口答应。

“好!就以两个时辰为限!”反正谋反叛逆已是十恶不赦之罪,天大地大已无趟家容身之处,无论如何他都要硬着头皮上阵,同时心中也有另一番计量,若东丹九重在宫中遇害,他依旧攻占皇宫,先杀东丹桂,再立年幼的慈恩为帝,到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说不定尚可另创一番新境象。

暗暗盘算,尽显奸险本性,赵一崇抬头看向东丹九重,却见他唇角带笑、温文有礼的向他微一弯身,转身向外走去。

一股不安的预感倏地浮上赵一崇的心头,但转瞬又被将到手的巨大权力所冲淡。

【第七章】

东丹九重走过皇宫长廊,几乎是立刻就察觉到不妥,领路的小太监并没有把他领向往常东丹桂接兑他的南书房,而是越过南书房,一直向内宫进发,路上的花草景物都是熟悉的,不由心中一沉,想起的是东丹昽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