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2 / 2)

民一体纳粮的政令一经?颁布,如?预期那般引起?了京中权贵们的抵触。

天下士人无不?义愤填膺,他们为?国效力,却被朝廷这般对待,实?在枉费寒窗苦读。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先掀起?波澜的是国子监的监生?。

这群年轻的读书人有的是官员子弟,有的是天子选拔,也?有走捐纳渠道进去的。

他们聚集到一起?为?天下的读书人请命,不?少官员都头痛不?已,因为?枪打出头鸟,自家崽子这般闹腾,只怕头顶上?的乌纱不?保。

一时间,京中草木皆兵,闹得?人心惶惶。

陈皎得?知国子监的学生?们闹将起?来,只同皇城司的负责人秦雄道:“能劝的就规劝,劝不?住的,就查罢。”

秦雄试探问?:“不?知陛下要怎么查?”

陈皎淡淡道:“往死里查。”

秦雄应是。

聪明点的官宦之家赶紧把兔崽子捉回来关几天避风头,倒霉的则入了大狱,革去监生?身份,取缔入仕资格。

国子监那些年轻人到底太嫩,皇城司对付他们有的是手段。

这阵子肃王陈贤盛把皮绷紧了,总觉得?要出大祸。他还是觉得?陈皎太过激进,把屠刀落到士人身上?实?为?不?妥,因为?自古以来读书人都受到优待。

陈贤盛怕出事端,同崔珏说起?此事,崔珏皱眉道:“圣上?说一不?二,殿下还是听从的好。”又道,“能左右圣上?的,从来不?是朝廷官员。”

陈贤盛闭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