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1 / 2)

“我阿娘谨小慎微了一辈子,如今好不容易得?以舒心,不用伺候男人,这已经是天?大的?福分。

“再回顾曾经的?兄长们,除了二哥爱妻护子以外,哪个不是家里头的?大爷,等着女?郎去伺候?

“十?娘不想嫁娶,一来不想伺候男人,二来也是忌讳被?夫家利用,毕竟十?娘的?身份在那里。若说男方求娶,对?身家没有一点考量,十?娘是决计不信的?。”

这番话甚是清醒,陈皎难得?的?称赞道:“你?倒是醒悟得?快。”

陈含冬:“十?娘别无所求,只求阿娘在后宫能?平平安安,妹妹十?一娘能?顺顺遂遂。”又道,“其他嫁出去的?姐姐十?娘不清楚她们,但十?娘是真心实意盼着皇姐好的?,只有你?好了,我们才能?平安一生。”

陈皎似笑非笑,“你?当真是这般想的??”

陈含冬:“十?娘若有半点谎言,当该遭天?打雷劈。”又道,“皇姐一路走来的?不易十?娘虽小,却也看在眼?里。成王败寇,十?娘若经历过这些还不知分寸,那就是作死了。”

陈皎很满意她的识趣,“脑瓜子倒是通透。”

陈含冬:“我阿娘有时候不免愚昧迂腐,还请皇姐不与她一般见识。”

陈皎:“我知道。”

姐妹二人算是达成了共识,只要她们不作死,陈皎还是愿意养着她们的?。

今年赋税减半,南方那边迎来大丰收。目前所有州都在用鲁家培育出来的?种粮,鲁东荣已经满百岁了,鲁正男要照料自家祖父,并未过中?原来。

陈皎很是重视种粮,那边也曾培养了一批搞农学的?人才放到中?原这边做育种栽培。

涉及到的?不止粮食,也有果蔬等农作物,品种繁多。

陈皎亲笔书信慰问鲁东荣,同他提及摊丁入亩一事。

鲁东荣年纪大了,视力不好,耳朵也有些背,鲁正男把信件读与他听。他反复问了好几遍,试图理解摊丁入亩。

鲁正男细心解释一番,鲁东荣点头道:“好,好。”

鲁正男问道:“大父是说这法子好吗?”

鲁东荣沉吟许久,才道:“有地的?交税,没地的?不交,公平公正,难道不好吗?”

鲁正男:“这法子对?没地的?人好。”

鲁东荣捋胡子,语重心长道:“陈九娘高瞻远瞩,眼?下大雍最紧缺的?就是人丁,有田地耕种的?,一辈子都绑在地里头。没田地的?人自要想法子离乡背井谋生,他们头上没有赋税,日子自要轻松许多。不管有地没地,底层老百姓都有活路走,此乃利民之策。”

鲁正男细想一番,“如此说来,摊丁入亩是长远之计。”

鲁东荣点头,“此乃国策,跟科举一个道理。”

鲁正男有些困惑,“可是圣上为何要同大父提起?这茬儿呢?”

鲁东荣:“多半是朝廷里意见不一,她故意抛给我这老头子的?。”

鲁正男欢喜道:“如此说来,圣上心里头还是惦记着我们鲁家的?。”

鲁东荣倒也没有反驳,只道:“民以食为天?,九娘子重视农学,以前?自掏腰包扶持,就可见计划深远。”顿了顿,“你?且回信与九娘子,告诉她摊丁入亩乃利国利民的?国策,理应推行。”

鲁正男应是。

鲁东荣拄着拐杖,望着院子里懒洋洋的?日光。他已经活到寿命的?终点,没几年好活的?了,但庆幸的?是这一生颠沛流离,总算迎来了新的?希望。

按说像他这样备受儒学熏陶的?父辈最是注重君臣纲常,但陈九娘他能?容忍,因为她的?眼?界与胸怀已经超出性别约束。

她能?使?这个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