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1 / 2)

不仅如此,为了把军事发展起来,陈皎成立了“火器监”,专门研发火药热武器,并计划培养属于自己差遣的“神机营”。

因着是?女?皇帝,她还组建了直隶于天子管辖的“皇城司”,相当于特务机构,负责监察百官,惩治贪腐,搜集情报等?。

种种举动,都是?为了巩固皇权不受他人夺取。

初夏的时候,陈皎曾微服出访过一回,前往泰州等?地视察落户和田地划分情况。

当地大部分已经恢复农耕,地里种着青青麦苗,微风拂过,遍地青绿,甚是?怡人。

陈皎头戴帷帽,眺望那片一望无际的绿茵,心情无比畅快,说道:“去年的这个时候,遍地荒芜,至多三五年,中原定能恢复生机。”

裴长秀点头,“九娘子心怀天下?,处处为民,只要我大雍境内太平,想来也?用不了多少年,就能重复往日荣光。”

那时她们都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只要朝廷不怠政,日子定能越过越好。

从泰州到允州,一行人从乡野到城市,这座饱受疮痍的中原大地正在一点点复苏。

陈皎等?人装扮成从南方来的商旅,听着市井里人们的欢声笑?语,心中不免开怀。

马春道:“我们才来中原的时候,个个都形容狼狈,畏首畏尾,而今的精气神儿比往日可好多了。”

陈皎:“说得?极是?,穷虽然?穷,但能保住性命,不再像往日那般担惊受怕。”

一旁的宋青道:“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中原会?这般安宁祥和。”

裴长秀笑?道:“我想过的,只是?没料到来得?这般快。”又道,“我父亲那一代是?遗憾的,但我们这代子孙却是?幸运的,虽说经历过苦难,但终归迎来了浴火重生。”

陈皎似有感慨,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珍娘可莫要忘了告诉你父亲,你回来了,带着他不曾有过的荣光,回归故里。”

裴长秀:“我告诉过他们,每次去祭拜,都会?烧给他们一封家?书,讲我们的中原是什么情形。”停顿片刻,“不过他们一定会?诧异,中原会?出一个女?皇帝。”

陈皎失笑?,调侃道:“多半觉得?阴阳颠倒,是?你糊弄他们。”

裴长秀也?笑?,“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想来以后中原会?再次崛起腾飞。”又道,“他们说人死后就会?转世投胎,说不定待我父亲那辈人转世后会?像我们那般享太平日子呢。”

一行人七嘴八舌,裴长秀他们是?中原人,会?讲地方风俗,陈皎听得?津津有味。

这场视察大体上是?满意?的,中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苏。

回到京城后,陈皎跟崔珏提起摊丁入亩这一国策。如果要促进?人口增长,必须给他们创造条件。

一直以来赋税都是?按人头来收取的,她要进?行改变,把田地和人头绑定,只收有地的税。

崔珏不太赞同,因为这项国策利于没有田地的百姓,但对富农和士绅影响极大,他们占据着大量田地,交的税自然?就多了起来。

陈皎淡笑?道:“现在那些士绅手里的田地是?不用交税的,对他们影响不大。”

崔珏没有应答。

陈皎继续道:“我们汉人大半被胡人屠杀,若要尽快恢复生机,人丁增长尤为重要。”

这话崔珏没有反驳,只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丁税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若忽然?更改,只怕会?引起朝臣非议。”

陈皎不答反问:“科举制不也?推行得?挺好的吗?”顿了顿,背着手来回踱步,“现在全?国的人才经过层层考核筛选,最终进?京统考,定下?前程,给天下?所有读书人一条上升的通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