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2 / 2)

当然是陆晨阳心系书堂一事,其二是皇太女殿下实在是太聒噪……啊不是,实在是精力太旺盛了。

小殿下小时候还能看出来乖巧安静的性子,长大一点之后简直是撒了欢的闹腾。陆晨阳和安王一对,发现两人跟陆雪吟和燕行小时候一模一样,天天好动的不行,而且求生欲旺盛,整日问别人一堆问题。

“天离我们有多高?”

“为什么会下雨?”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堂堂六元及第状元郎,落荒而逃离开京城。

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沈意欢,此时的沈意欢已经是工部尚书了,整个工部是她的一言堂。

她也是奉旨出京的,她要去渠州修建码头。

渠州的码头已经很多年了,出产的水产可以说养活了整个渠州。这一次,陆雪吟打算再修运河码头,以渠州为源头,连接安州、宁州、一直到冀州,形成一整条运河,就为沿途的商业货物运输。

这是陆雪吟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步。

沈意欢赶赴渠州,修建新的码头;陆晨阳也出发,为了新建学堂,让所有孩童可以入学,两人这一走,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沈意欢这边没什么好说的,陆雪吟亲自下旨,是为了民生百姓,底下的官员都知道她的性格,无人敢怠慢。

陆晨阳这边进行的却并不顺利,因为陆雪吟的命令是七岁到十五岁,无论男女,所有适龄的孩童都需要入学堂读书,并且入学后要至少读满两年。

即使陆雪吟免学费,甚至纸墨笔砚都免费,但很多百姓都依旧很抗拒。

可能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免费读书还有人拒绝?因为对农家人来说,七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是个劳动力了,十五岁的男孩子那已经是成人了。

让他们去上学,家里就少一个赚钱的劳动力。一些富裕的州县还好,那些落后贫穷之地,是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