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以为意, 都觉得他们在北安王的庇佑之下,怎么都不可能受到战火的侵袭,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没有任何的防备之心。

只是, 他们没想到的是, 从未打过败仗的北安王竟然输了, 突厥打了进来。

一夜之间,尸横遍野, 满目疮痍,村子里的房屋在燃烧,村里的活人几乎看不到了,剩下能跑能动的人,都跟着北安王到夏川去了。

走不动的,受了伤的,放眼望去只剩下了老弱病残相互参扶着走到稍微干燥一些的地方。

然后安静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他的爹娘,也死在了那里。

他带着弟弟跑了出来,他仍记得,娘满脸是血,口中还不断吐着血,交代着他一定要护好弟弟,以后他就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了。

他熟悉山里的各种小道,这才带着弟弟躲过了突厥的乱砍乱杀,借着山上的溪水和野果子,他们这才逃了出来。

在来到京都之前,一路上他们听到了很多人说,京都多么的富有,遍地都是金银财宝,更是有吃不完的饭。

而且,一直守护着他们的北安王也是京都的。

正是因为抱着这些想法,他才带着弟弟一路逃亡到京都,就是想带着弟弟能过上不愁吃喝的日子。

好不容易混在商人的车队里进了城,城里很是繁华,看起来非常的富有,可是并没有遍地都是吃的,反而城里也是有许多的小乞丐老乞丐,他和弟弟依旧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之后,无意间在河边上听洗衣服的妇人们说,有一户人家心地特别善良,他们家收留了哑巴家的孩子,不光管着哑巴家的孩子吃喝,还教给那个小哑巴念书学知识。

那些妇人们很是费解,想不明白为何那样的大户人家做出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若是教给一个小郎君小公子念书学问,还能理解,教给一个刚学会说话的毛丫头能成什么事?

一个闺女姑娘家家的,念书有什么用。

妇人们不理解,他也听不明白,但是他只知道,这户人家一定心地很善良,见识和心胸远远是这些市井妇人们无法企及的。

本来他在听说前面的时候,没觉得怎样,在听到后面那句话的时候,他终于打起了精神,连忙凑到妇人们跟前,打听这户人家的住处。

他已经年纪不小了,从来没有念过书,但是他们那边镇子上有个秀才,在私塾里教书,十里八村有什么事都会找他写信。

有人寄信也会去找他念信,光是这一项,都挣了数不清的钱,更不要说教书收来的束脩了,更是多到他不敢想象。

而他的爹娘,辛辛苦苦一辈子劳作,所挣的银钱也不过勉强足够一家人吃喝,甚至他们想做一身新衣裳,爹娘都要攒很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