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粮食,必须要搭着野菜,才能撑到红薯收获的时候。

有了这定金,倒是可以趁着粮食便宜,多买一些豆麦,隔三差五的,也能吃上一顿纯面馍馍了!

桂花婶子一边往剁碎了的红薯藤里拌麸皮,一边闲话道:“听说这红薯、呃不、是紫参果,听说这紫参果吃了能滋阴补阳,可怜大耳和花蹄都被骟了,再补也补不起来了。”

“……”

红薯还能滋阴补阳?也是,不论古今,只要跟滋阴补阳搭上边,这食材也好,药材也好,总能卖得又贵又好。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赵妮妮和赵寄奴,跟蒋川的弟妹蒋陌、蒋山一起,围在猪栏外边,叽叽喳喳跟麻雀一样。

赵妮妮感慨道:“大耳和花蹄长得可真快啊,比另外两只胖了快有两圈了。”

蒋山自豪道:“肯定长得快啊,大耳和花蹄可是被我大哥亲自骟过的!”

桂花婶子端着猪食,轻轻踢了小儿子一脚,同样嫌弃道:“走一边儿去,别挡在食槽前面,你大哥亲自骟的又怎么样,没有老娘日日喂养,它能长这么大?!”

蒋山不干了,争辩道:“阿娘,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另外两只您不也日日都在喂,怎么就不见它们长多少呢?”

桂花婶子道:“怎么没长?只是长得不太明显罢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蒋山很生气,他觉得大人都不讲理,憋嘴道:“哼,不跟你说了,反正大哥是最厉害的。”

桂花婶子把二儿子给挤兑跑了,自己也乐了。

赵时悦瞧得好笑道:“还是蒋川大哥最厉害,就连家里的猪长肉了,也都是他的功劳。”

桂花婶子哈哈大笑,随后又感叹道:“我之前还一直以为大郎他们是在平荆塞那边呢,没想到竟然悄悄跟着少将军打尚砀去了!这野狗占了新地盘,还得花功夫撒尿留印记呢,没个三两月的时间,大郎他们怕是回不来武襄县了,中秋也团圆不成了。”

赵时悦:“……”

我亲婶儿唉,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可您这话说得也太糙了!

半个月前,尚砀易主,裴大佬来信求援。

曹阿姐将武襄县内的匠人搜刮一空,又征了两百名劳役,浩浩荡荡地建设新地盘去了。

离开之前,曹阿姐也不跟赵时悦商量,就直接派人砸了她家的西边围墙,加工加点地盖起来一座偏院。

还十分强势地给赵时悦姐弟指派了一名管家,一名洗衣煮饭的妇人,一名干粗活的车夫,以及四名麒麟军护卫。

好好的庄户人家,一下子就成了特权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