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莲藕根还是鲁师傅带来的瓦窑长工,去几十里外的河湾里找的。

当初建造水车时,引渡的水槽特意分出来两条岔道,一条的出口在池塘上方,另一条的出口跟水渠相连。

秋冬的时候雨少,河里水枯,挖池塘的目的是起个存水的作用。

如今池塘里的水存满了,池塘上方的出口也堵上了,不断升起的河水就只能去到另一个出口,全流进了沟渠里。

水车上游处,鲁公尺带人筑造了一道只占了一小半河床长度的堤坝。

堤坝上开了一个大约两米宽的口子,拦截堆积的河水从那两米宽的口子里奔腾而出,为的是增强水流的冲击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张行嘉和郑大郎等一众半大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砍来了不少手臂粗的长竹竿,用草绳编成一个不算多大的竹筏子,横放着接在了堤口下方。

竹筏子拦不了多少河水,却接住了从堤口处冲下来的鱼。

鱼的数量并不多,时不时才落下一两条,大人们只看着一帮孩子瞎折腾,倒也不眼馋。

赵时悦见他们太小的鱼不要,忙开口道:“哎哎,那小的你们不要,也别又往河里扔啊,扔到我家池塘里养着吧,等长大了分你们大的。”

挖了池塘自然是要养鱼的,可惜没地方去弄育苗,只能积少成多了。

郑大郎将木桶里不到手指长的小鱼全丢进了赵时悦家的池塘里,笑道:“赵阿姐,小的都给你吧,养大了也不用分给我们,没你家这堤坝,我们也捡不着这些鱼,嘿嘿。”

赵时悦又看了一会儿他们抓鱼,打算回去做午饭。

赵妮妮和赵寄奴还不想走,赵时悦让张行嘉帮忙看着点,也没多管。

*

赵时悦家附近开垦出来八亩田地。

其中有六亩已经种下小麦,还有一亩种的是黄豆。

最后剩下那一亩,有五分地已经种上了各种菜蔬,另外五分还空着。

已经埋在地里的种子是跟村里人买的,那五分空地里准备埋的种子,赵时悦还没跟系统兑换,主要是太贵了,她得再想想。

赵时悦蹲在五分菜地旁边,撒下的白菜仔已经冒出来两三片小叶子,萝卜、豆角、芋头、大蒜什么也开始冒芽了。

长得最好的是韭菜,绿油油的已经有两三寸长,虽然还不到吃的时候,可赵时悦却忍不了。

她掏出兜里的折叠刀,小心翼翼就像是给自己修眉毛似的,在那窄窄的韭菜地里割了起来。

三垄韭菜割了一垄半,也才只得了一把苗。

“够了,搭三个鸡蛋,刚好可以炒一盘。”

赵时悦馋得已经开始咽口水了。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养了鸡,开春后便陆续下蛋,积攒多了都会拿出来卖。

春天的鸡蛋也没有那么珍惜了,想买一般都能买到。

赵时悦趁无人挨着,十分不满道:【小二,那水车图纸我都白给出去快一个月了,村里不少人家也都用上翻车了,可我这积分怎么一点儿都没往上动呢?】

222系统不知变通道:【积分奖励规则是:帮助一个必死之人脱离必死的绝境,奖励1点积分,帮助一个可能会死之人减少死亡的可能,奖励0到0.9点积分。】

这意思,火炕虽然简单,却是温暖到万家,帮助了有可能会冻死在寒冬里的穷苦百姓,减少了死亡的可能,所以才有积分奖励。

可水车有什么呢,也就只是普普通通、平平无奇地减少了庄户人家的耕作难度,为古代水利灌溉带来了巨大便利,间接推动了农业文明的小幅度进步而已。

赵时悦气得跺脚,控诉道:【呵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