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堰沟虽不是死水,但那十分平缓的流速,怕是也没有多少冲击力。

桂花婶子很是失望。

赵时悦却又继续道:“婶子,这种水车不行,但我还知道另一种,比这个实用多了。”

赵时悦这话一出,鲁公尺等匠人也纷纷围了过来。

赵时悦又简单跟众人介绍了另一种以链传动的“翻车”。

在华夏古代,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其实还是“翻车”,它是利用链轮传动,再带动水槽内的刮板翻转,将低处的水,沿着水槽引到高处。

这玩意比起“筒车”个头小,结构更简单,搭建也更容易,还可以随意移动,唯一的缺点就是得靠人力或者畜力带动,可以手摇,也可以脚踏。

赵时悦有一百多亩地要灌溉,当然不可能只依靠脚踏“翻车”,那还不得把她的腿给踩断啊。

如果只是几亩地话,其实还是“翻车”要更加实用且便捷一些。

桂花婶子等人不是专业人士,听赵时悦说完“翻车”的好处,也只是雾里看花,连个轮廓都弄不清楚。

鲁师傅等人却是两眼放光,已经管不得其他,迫不及待地簇拥着赵时悦回去画图纸了。

正主走了,看热闹的村民却还是不见少,有那怀着些许小心思的,正围着水车七嘴八舌地打主意。

“之前还嫌弃东边的荒地灌溉不易,如今有了这水车,瞧着也不比南边良田差啊!”

“赵姑娘这水车可真厉害,瞧这水流量,只灌溉她家和张家的地,简直是绰绰有余。”

“何止是绰绰有余,等池塘填满了,溢出来的水就会顺着沟渠往下流,最后再经过那边的荒地,又白白流回河里,一多半都浪费了!”

“那个……,我大儿子明年成丁,名下又有八亩地的开荒份额,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划到那边荒地去。”

“赵姑娘刚把水车建好,你怎么就好意思,跑来白占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