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村大多数人家,都是跟着军中子弟,从各处迁来的,不像那些聚族而居的村子,不是大姓欺负小姓,就是人多欺负人少。

再加上各家各户都有子孙在麒麟军中效力,那份袍泽之情,便是隐形的纽带,再扩散至大湾村各户人家,更凭添了几分亲近。

如此一来,大湾村自然也比其它各处的村子,相处得更为融洽一些。

多了这么一个插曲,往东边去的人又增多了不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都是一些闲不住的村民,跟着一起去瞧热闹呢。

赵时悦和张家的宅基地是挨着,就划在村子最东边通往麒麟军大营的道路边上,离着大湾村最边上的人家也只有三、四百米远,是个既不过分喧哗,也不过分冷清的好位置!

县衙规定,庄户人家划地基不按人丁多少,只以户为单位,一户人家最多只有一亩五分地。

人少的就住宽敞一点,人多的就住紧凑一点,要实在多到住不下了,那就分成两户、三户、或是更多户。

这样自家的房屋宽敞了,衙门分摊劳役,征收户籍税的时候,也同样更“宽敞”了。

张家人那一亩五分地打算参照着村长家的四合院来建,坐北朝南,正房三间,东边两间厢房,西边修一个灶房,再搭一个茅房,再有其它的,那就以后再慢慢添置。

这对鲁公尺师兄弟几人来说,基本上就没什么难度,再问问一些细节,便没什么可说的了。

重点还是赵时悦这头。

赵时悦没学过建筑设计,但她见得多,想法也多啊。

按照她的想象,这房子最外面,得是高高的青砖院墙,院墙上最好爬着一些月季花、葡萄藤之类。

大门得又宽又结实,进了大门之后,是一个小院儿,院子里要搭一些秋千架、滑滑梯之类的游乐健身设施。

小院北边建三间屋子。

一间是堂屋,有客人上门时,好在那里待客。

一间是棋牌、麻将室,有好友到访时,可以在那里聚会。

最后一间则是客房,客人和好友留宿时,可以住在那里。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小院东边同样也是三间房,一间是灶房,一间是饭厅,一间是茅房,乃五谷轮回三大“道场”。

小院西边则砌一堵内墙,开一道垂花月亮门。

穿过月亮门,里面是个小花园,再有三间屋子绕着花园而建,那便是赵时悦姐弟三人的房间了。

只是这房间里面,却还要再分成卧室、书房、盥洗室三个部分。

赵时悦虽然跟着奶奶一起长大,可爹妈给的生活费却只多不少,因此小时候也上过不少的兴趣班,其中就包括画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平坦的泥地上,赵时悦拿着小木棍,只用简笔画法,就将那花园、屋舍,勾画得活灵活现。

鲁公尺、郑村长等人都围在简笔画四周,毫无形象地蹲在泥地上仔细打量,一个个面上又是新奇,又是好笑。

这宅子规划得不伦不类,既不像四合院,也不像二进大宅,最该严肃端方的正院,还几乎被弄成了一个玩闹的地方,就跟小孩儿过家家似的,玩儿呢!

赵时悦却浑不在意,继续啰嗦道:“房间得尽量修宽敞一些,不然一隔开就哪哪儿都小,还有这盥洗室里面得有个下水道,不然抬水出去不方便,可是这下水道要咋建啊?直接挖个暗道怕是不成的吧。”

鲁公尺一名师弟回答道:“县城里排污排水都是用的陶土管子,这倒不是什么难事。”

鲁公尺不太确定道:“赵姑娘,你这宅子,真要这样建啊?”

专业人士一问,赵时悦同样有些不太确定道:“这样建,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