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长见事情说定了,又寒暄几句后,便带着赵时悦他们离开。

只是三人坐着驴车朝县城方向赶的时候,郑村长却突然道:“鲁家表面上虽是光鲜无比,可实际上却不过是依附于少将军的匠户而已,一家子的身契都在大小姐手里。”

就在赵时悦险些要误以为,郑村长是看不起鲁家父子的时候,郑村长又道:“不过这样的人家,才更得主家信任,平日来往,万不可轻视,更不能随便得罪。”

郑村长这是在提点赵时悦两人呢。

两人感谢过后,便也记在了心里。

三人再到县衙时,县衙大门早开了,刑礼户工等六房书吏,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张宏宾一家只要了官府划定的荒地亩数,因此不用再补银子,就能拿到地契。

赵时悦多买的一百一十亩荒地,则要补交五百五十两银子,以及衙差丈量土地的辛苦费,加起来一共是五百六十两银子,比之前的预算还少了些。

五百多两银子可就是五十多斤,揣在身上能压得你喘不过气!

至于银票,那是要在和平盛世,商业得到大规模发展时,才会出现的玩意儿,这个世界暂时还没有。

赵时悦提前跟系统兑换的是金子,有二十两一个的大金饼,也有二两重的金豆子,整整六十两,六斤重,揣身上同样是沉甸甸的。

给了金子,地契到手,是用羊皮纸写的,上面还盖了两个红彤彤的印章,据说一个是县衙公印,一个是县令官印。

赵时悦仔细将地契收好。

三人从县衙里出来,又拐进了一条胡同里,去了铁匠铺。

张宏宾想打一口铁锅,赵时悦除了同样想打一口铁锅之外,还想再打一把菜刀。

武襄县铁器管理同样严格,铁匠问清楚铁锅菜刀的尺寸规格,又仔细记下了赵时悦他们的身份信息后,一共收了他们二两银子的押金。

可最后却说,还要先到衙门报备,等确认了赵时悦他们的身份信息之真伪后,才能在县衙里领到足够量的生铁,然后才能开始打造铁锅菜刀。

这前前后后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意思是买口铁锅,还需要提前半个月定制,如果买家身份存疑的话,还不一定买得到!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铁器管控,还真是非一般的严苛!

细细碎碎的杂事忙完,同样还不到午时。

赵时悦三人也不在路上耽搁,赶着毛驴一溜小跑,才三十分钟不到,就到了家。

上山捡榛子的人还没回来,张宏宾和赵时悦都不放心,卸了车,栓好驴,又一起去了村子北边的大青山。

第三十六章

连绵大青山, 百里不见头,千里不见尾。

大湾村北边的山岗不过是大青山山脉的一小段而已,只这么一小段, 竟还依次又被划分为葫芦坡、牛头岭、老虎林等等。

当然, “大青山”也只是老百姓口里的通俗叫法,在舆图地志上, 它还有另外一个正经大名,叫凌懋群山。

赵时悦和张宏宾到达葫芦坡底下的时候,正好瞧见郑柏牵着牛车, 车上堆着几捆柴木柴,木柴上坐着包括赵寄奴在内的三个小娃娃, 没一个是超过六岁的。

赵寄奴出门时还乐淘淘,这时候却焉嗒嗒,大约是没在山上寻到多少乐趣。

赵时悦接过他肩上的小背篓一瞧, 果然,只有垫底的一层山榛子,还大多都是虫蛀了的。

赵寄奴望着自家阿姐,颇为委屈道:“我, 不去, 山上!跟阿姐、搬砖!”

赵时悦不明所以,纳闷地看了牛车后面的赵妮妮一眼,却不想赵妮妮也同样是一副怏怏不乐的模样。

赵时悦伸手将赵寄奴抱下牛车,又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