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有皮袄、皮褂子卖呢?”
赵时悦他们买了不少东西,见证过客人的经济实力后,掌柜倒也不敷衍,只苦笑道:“小娘子当这皮子好得不成?山里的野物不好猎,有那好皮子,也早就被大户人家给抢先买走了,就连庄户人手里的羊皮,大多也是不卖的。”
毕竟养得起羊的庄户人家,大多也不缺卖皮子的那几个钱,还不如自己做了皮褂子,自己穿呢。
掌柜又笑道:“您若是早来几日,咱家铺子里倒是还有一件兔皮小袄,如今也早被人买走了。”
赵时悦闻言有些失望,认真叮嘱掌柜道:“下次要是再有的话,您可一定要给我留着啊,价钱好商量。”
掌柜连忙道:“一定,一定,以后还望小娘子多多光顾。”
这应付的姿态十分熟稔,想必也有不少人跟他说过这话,赵时悦对这个世界的物资贫乏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买好了衣物被褥,赵时悦等人大包小包地扛着,又去了粮店。
武襄县的粮店里,粮食种类倒是十分丰富,价格更是公道。
筛得干干净净的麦子只要五文钱一斤,赵时悦没买,她买了一百斤磨好的粗面粉,里面麸皮不少,想要□□细一点的话,得自己再过两道筛。
一斤粗面粉的价格是七文钱,比麦子贵两文,却也能接受。
接着赵时悦又买了粟米(也就是小米),同样是七文一斤,赵时悦买了二十斤。
幽州不产水稻,可粮店里却有大米卖,据说是从青州那边千里迢迢贩卖过来的,价格比面粉贵了六倍,要三十文一斤!
粮店掌柜也不说那叫大米,说那是“碎白玉”、“珍珠粒”!
赵时悦本就更习惯吃米饭,便忍着心疼又买了三十斤“碎白玉”。
月娘没买大米,面粉和粟米倒是都各卖了一些。
至于其它的黄豆、绿豆、高粱米,赵时悦和月娘暂时都没买。
普通百姓家的牲畜不允许在城里乱走乱晃,赵时悦只能将驴和驴车一起寄放在了衙门专门设立的车马棚里,算是古代的停车场吧,有人专门看着,得另外再交两文钱的驴马照料费。
本就拿了大包小包的众人,如今更是腾不出手,便多给十文钱,请粮店里的小二,将米面挑到城门口处的车马棚那边,一并放到驴车上。
又请郑柏帮忙过去看着,顺便将用麻布皮儿包着的被褥衣服等等,也一并带过去了。
被褥体积大,郑柏一个人拿不了,月娘将张行嘉也打发去帮忙,并承诺一定会给他买麦芽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