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姜汀州打头, 又有了接续的关注度,第二场依旧非常成功,之后的厨师更是纷至沓来, 各显神通。
姜汀州自己都没想到,红烧肉还有这么多种做法。
之后黑金红烧肉和桂花话梅红烧肉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良, 增添了一点特殊的风味, 味道和经典红烧肉的区别没有很大,再之后,来自天南海北的各位厨师交出了更多作品。
有的厨师做南乳口味的红烧肉,红润软糯,味道更加霸道突出;
还有厨师端上了微甜带着酒香味的广式红烧肉, 尝起来有着果冻一般的口感;
家常下饭版红烧肉辣味明显, 香料搭配得当, 香味飘得半条街都闻得到;
更有不加一滴酱油以小火慢炖而成的毛氏红烧肉,鲜嫩多汁,回味无穷。
每两天一次的红烧肉摊位每次都能给慕名而来的食客带来很大惊喜,简直就是红烧肉开会。
人是最爱凑热闹的, 厨师和食客都是,大家都卯足了劲,不过晚来一些的厨师看着这情况也有发愁的, 看自己擅长做的已经被其他厨师做过了,怕没有新意。
姜汀州作为这事的主办方, 倒是觉得此事不难。
“做菜嘛,不必拘泥于此,”他道,“倘若觉得没有新意,咱们再加一点东西进去就是了。”
他说完这一句,第二天的摊位上,红烧肉里面就出现了配菜肉里加入了炖煮到位的绵绵香香的栗子。
板栗剥得完整,裹满了浓厚的肉汁,但还有栗子独特的香甜味。
栗子红烧肉一经出摊,果然大受好评!
红烧肉里能放配菜之后,便有食材贵一些的菜式出现,鲍鱼红烧肉,鲍鱼和肉酱汁也是绝配,那一泡沫箱子新鲜鲍鱼还是厨师自带的,不差钱,来这里的食客真是吃了个爽。
不过,只要做得好,浓稠的汤汁里加什么都好吃,贵的便宜的都各有各的风味。
有厨师放进了吸饱汤汁的豆泡,也有厨师放入了干豆角,有厨师放绵软的芋头,还有就是红烧肉炖粉条,尝的时候下面还是要垫米饭,粉条配米饭,主食配主食,好这一口的人吃下去就知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