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承月是在第二日来了,他上了香,隔着众人看向正披着丧服的沈照熹,她也抬头,与他匆匆对视一眼。
在沈老太太下葬后,沈皇后依旧伤心不已。
杜烨见她如此伤心欲绝,便提出让沈照熹入宫陪她。
沈广正装着大孝子,日日为沈老太太上香超度,也不能上朝,第一时间就催促沈照熹入宫,替他在皇上面前表现。
沈照熹别无选择,让采香两人收拾了衣物,便进了宫。
因沈老太太过世,杜烨原先要举行的宫宴都直接取消,只给各宫送去一些年货吃食,比起往年,一切从简。
十皇子的周岁都没有大办,把淑妃气得够呛。
沈照熹入宫后,与杜承月相见就少了。
她每日都陪着沈皇后抄经念佛,杜烨为了安抚她,往锦秀宫送了好几回赏赐。
真心亦或是假意,无人得知。
不过,沈皇后只有在王公公送来赏赐时,露出一脸笑意,转眼嬷嬷拿去库房好生放着。
沈照熹住了一段时日,就已经明白沈皇后的用意,因为杜奕锦秀宫的次数很频繁,像是要故意接近她。
不过,守孝真的是一个好借口,比起以往,沈照熹在面前杜奕的时候不用娇笑讨好,因为沈皇后也是整日一副忧郁伤心的模样。
最近翰林院在起草各项法令,杜承月自行前去帮忙修订,趁此也时常来给沈皇后请安。
当然,主要是为了看沈照熹。
若是沈照熹送杜承月出去,她便会在没人时,拉拉他的手:“你不必担忧,我在守孝期间烦心事倒少了。”
杜承月点头,目光温和。
沈照熹这边平静,杜奕那头却腥风血雨,大皇子和三皇子陆续开始出手,各大党派之间相互争斗。
作为没有外家支持的杜奕,凭一己之力顶着,也是步步小心。
沈广在守孝,沈照熹还没嫁入东宫,沈皇后正在锦秀宫深居简出,此时是对付杜奕的最佳时间。
至于当今圣上存了什么心思,没人能猜透。
正斗得水深火热时,杜烨把几个皇子都陆续封了王。
大皇子被封潘王,封地淮中,三皇子被封南王,封地南州,六皇子被封庆王,封地荆州,七皇子封程王,封地北琼……
当朝也有规定,一旦封王前去封地,没有圣旨不得回京。
但至于什么时候去,杜烨没有明确下圣旨。
这样一来,朝中形势更加危急,朝上大臣纷纷站队。杜奕此人有点计谋,但边疆正在打仗,三皇子的舅舅正屡次立下功劳,领精兵数万,大皇子的外家李太傅在朝中簇拥着不少,受他扶持。
杜奕日日心神不宁,总觉得沈照熹比起以往已经不对劲。
他性子多疑,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这日,杜奕去锦秀宫给沈皇后请安,而后沈皇后对沈照熹道:“熹儿,送太子殿下。”
沈照熹缓缓起身,跟着杜奕出了门。
“祖母的事情已经过去半年有余,你还没走出来吗?”杜奕放软语气开口,随后又道,“要不我带你出宫散散心?”
这半年,沈照熹一直都住在宫中陪着沈皇后,日日抄经念佛,鲜少与人接触,就连后宫嫔妃都鲜少前来请安。
沈照熹:“不用劳烦太子表哥,姑母自从祖母病逝后身体一直不好,熹儿想留在宫中陪着姑母。”
杜奕伸手要去碰她的手:“你我之间何必这么生分”
就在杜奕要碰到沈照熹的手时,她本能往后缩了缩。
她依旧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杜奕眼底却沉了沉,不动声色把手收回来。
“以往你有什么心事,都要与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