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抬起眼皮望过去,直见得他们端着酒杯,一气饮下。

徐徵虽接了他们的礼,也陪了酒,但面上始终淡淡,压得他们不敢多言,酒喝完便夹着尾巴离开,不敢多拍马屁。

这人可当真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的装腔作势。

李乐训忽地来了兴趣,不急着往前,反而闪身到一旁,打算好好观察一番。

不多时,徐徵归席,与身旁的枢密使,左仆射谈作一堆。

多是其余两位上官说,而徐徵肃着一张脸听。

他神色板正,酒倒是喝了不少那张清冷秀美的脸蛋,红得要烧起来,眼眶连着眼皮,全是红的。

听过一段,便微微颔首。

酒量真了不得。

李乐训暗自咋舌。

难怪受皇帝赏识。

见几位重臣谈得差不多,李乐训终于转出来,走近徐徵身前:

“徐点检,我敬你一杯。”

她没用太尉的诨称唤他,反倒规规矩矩地用了他真正的官名。

显出不同寻常的尊重来比她二叔李罡叫他徐相公,更显尊重。

毕竟李罡没怎么读过书,一时分不清南地的官名,又不好随民间的叫法,保险起见,便一律叫相公。

徐徵秀丽的眼里,因着酒意,泛满了水光。

听见有人唤他,便拿潋滟的眼波去瞧。

朦朦地颤了颤眼皮,缓慢地从座上起身,又行他惯行的礼,再捧起案上的酒杯:“李姑娘。”

而后一饮而尽。

动作仍像是用墨线比过,精准得挑不出一丝错处。

李乐训被他的眼神看呆了,钉在原地不知所措。

直到徐徵喝完,垂手静立,又看向她,这才不好意思地收起视线。

磕磕绊绊地举起手上的酒杯,学着他的动作,对饮了一杯。

“多谢徐点检!”

她竟也同旁人一般,只顾得上留下一句话,便灰溜溜地落荒而逃。

逃到半路,李乐训越想越不对。

回头一看,徐徵不知何时又离席,拉着几位翰林学士,与上首的风流天子,一应一和地联起诗来。

仔细分辨,他除了脱口成句,余话一句不说。

旁人叫他也不应。

这副模样,分明是醉了!什么不说话,是醉得说不出来话!

竟能把她唬住!

醉了还端着姿态,脊背绷得比谁都紧!还记着他那套繁缛的礼数!

估计在梦里也要这般直挺挺的,好扮作根棍子。

好没意思!

呸呸呸,哪只在梦里呢,怕是连死了,臭在棺材板上,他也这般做派!

10

天子赐宴后,李乐训本该同叔父李罡一般,先于驿馆落脚,再静等朝廷授官。

然事殊时易,李罡那回,他们早与南边商量妥当,该得什么官位,大家心中已有数。

而如今她怕久留金城,四面受青人围困,迟则生变,手上更欠着徐徵的人马,故着急投南。

没空像当时一般,来回扯皮,索性直接带人来归。

兼她性格不喜落于被动,便在宴后次日,于各位重臣相公府门,活动打探起来。看看能讨个怎样的官职。

她首先找的人,当然是交情最深的徐徵。

听闻金城李乐训来访,徐徵仍是做足了谦和,亲身出来迎。

自天子宴后,李乐训虽对他印象毫无改观,却强收了所有的阴阳怪气。

学旁人一般的客气,再不揶揄称太尉:“能得点检亲迎,当真折煞我也。”

然徐徵的语气,并不如他的行动一般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