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2 / 2)

续同那李乐训私相授受,狼狈为奸,用朝廷的官饷,养高潭的私兵,好挟寇自重,为害朝廷!李乐训本就是你引来的归正之人,怕不是从那时起,徐公就装作一片丹心,忠义无双,清正无私,内里竟全是门户私计!你才是最大的奸臣!”

徐徵站得笔直:“不及张枢密在曲州耕耘。”

表情平静,语气轻描淡写,却更能刺伤张葳正是因黄一炳在曲州的五剑叶之政,不巧碰上天旱,才引起叛乱,使他吃了挂落,甚至叫官家动了撤去他枢密使的心思。

事实如此,张葳若就此事与他争论,便定要落于下风,只得胡搅蛮缠,东拉西扯道::“好一张利嘴,好一身巧言令色,指鹿为马的本事!我倒不知,年青一代的文魁,竟是这样得来的!”

然而徐徵一阵见血:“张枢密,这是岔开话题,有狡辩之嫌。”

张葳不慎落入他话中的陷阱,毫无知觉地自证起来:“何以见得?我为朝廷尽心竭力,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正说到慷慨激昂的地方,天子未出言禁止,却有人突然站出来打断他,甚至替天子主持公道:

“张枢密,有话好好说,何必攻讦他人?”

“陛下容禀,老臣以为,徐公能重返高潭,乃是天大的益事。若要卸去李乐训身后兵马助力,徐公是最好的人选。去岁年底一役,徐公居功至伟,南归诸人尽皆服膺。由他出面遣散兵将,分几路散去各府,想必也不会遇上太多阻力,更无张枢密所忧心之兵变。”

说话的人竟是王彦卿。

他素来视徐徵为眼中钉,此刻不知为何转了性。

徐徵便趁着王彦卿奏罢的间隙,揪着黄一炳在曲州的过失不放,冷冷嘲讽道:“张枢密,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要草木皆兵。徵虽年轻,也不能任由你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