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在徐太公看来,年轻人气盛,确有十分的可爱,便含笑应下。

那田姓商人点香的手法,有模有样。

他口中所说的香膏,装在一个小巧的玳瑁匣子里,贴身带着。

燃香时,只用银签挑出一小粒,混进松炭之中。

博山炉上立刻飘起了几缕纱线一般的白烟。

徐太公十分给面子,当真凑过去仔细评赏。

闻香后,点头道:“确实不是凡物。香气甜暖,却有轻身醒脑,提振心神之感。唯一点不足,香气太满了些,尚缺少回味的余韵。”

而就在他说话之间,香膏烟气里带出的香味,已弥漫了整间屋子。徐太公抱守文人意趣,不喜欢这么浓烈的甜香。

便又道:“小友,老夫冒昧,可否先熄了这香?”

田小友笑:“太公此刻不喜此香,说不得过几日又想。”

徐太公心想,这年轻人脾气太犟,少年意气固然好,可不听老人言,却是大忌。

好在不是他的亲儿子,无需他出面纠错。

李乐训虽不再出声逗弄徐徵,读到这里,却实在忍不住偷睨他的脸色。

还是毫无变化。

她抓着徐徵的手不由得收紧了。

徐徵不再一动不动了。他的手指微微挪了挪。

好像是握着条刚杀的活鱼,死了还能在案板上跳几下。

李乐训腹诽。

徐太公的信继续往下。

他说自己不接话茬,顺着那小友道:“这香膏瑕不掩瑜,卖出去应当有的赚。”

田小友似乎也发现自己言行不妥,竟改了口风:“多谢太公点拨!”

事情到这里便结束了。

在后面零散的几句话中,徐太公竟意外地问起,田小友送来的礼物,该如何处置?

奇怪,他的决定,小辈应当是不容置喙的。

信封里附有那批礼物的单子。

徐太公最终还是收了礼。

这里倒确实不容徐徵置喙。

又及,那位田员外的名字,叫做田孟方。

73

徐府的年礼已送到,徐太公的信也看过了,李乐训这就要告辞。

或许是徐徵觉察到些许端倪。

除夕守岁,他邀李乐训一起过。

李乐训虽做好了一觉睡过这夜的准备,但

一起就一起,她怕什么!

明明是徐徵胆小,受不了孤单寂寞,忍不住开口邀她。

而她天生善良,这才大发慈悲,勉为其难地陪他过一过。

所以她应了徐徵的邀约。

好在徐徵居所之中的几名厨子,还没来得及返家。

便顺手从徐家年货之中,挑出些合适的,上灶烹好;又挑出几坛封好的酒烫过,为二人摆了满满一桌。

李乐训见状,不情不愿地跟在徐徵身边,一人给了几串钱。

瞅见徐徵只给钱,不说话,她的脑筋便动了起来,抢先大声道:“辛苦辛苦,新年行大运!”

这可是极好的抢功机会,吉利话又不要钱,最好要他们都感谢自己,把徐徵忘到脑后去!

那几名厨下帮佣,走前自然连声称谢。

李乐训这才坐回桌前,得意地看向徐徵。

可她看见的,又是他的怪笑了除了两瓣嘴唇,脸上其余地方,纹丝不动;两边嘴角一般高,若以鼻子为中线,把那张脸两边一折,定能叠得没有一丝错。

“笑什么笑?平日里装模做样,最会板着一副死人脸,端出高贵的姿态,你不是很知道自己怎样好看吗?”平心而论,徐徵的笑容虽然奇怪,却并无损清傲秀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