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拨出一个号码,过了一会儿对宋恂说:“已经到账十万了,剩下十万,签了合同以后就能到。”
“我也希望是我想多了,”宋恂在腿上扣了扣说,“咱们是第一次跟港商合作,很多情况都不了解,还是找关系去南方打听一下吧。”
“地区早就派人打听过了,签这么大的合同当然得搞清楚对方的底细。王德荣的公司确实在广州投资了一家酒店,如今已经快要建成了。”
“无论地区是怎么查的,咱们渔业公司都要自己找关系查一查,”宋恂正色道,“你先不要急着跟他们签合同,就说咱们的现金流有些问题,需要再等等。我找港岛那边的熟人帮忙打听一下王德荣的情况!”
邬君阳被他说得心里毛毛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咱们再打听一下也没错。我一会儿请咨询公司的人也帮忙查查。”
*
宋恂正想办法联系港岛方面的熟人,而他关注的另一件事也终于有了动静。
前段时间他们家捡到的25万现金,已经找到失主了!
南湾县公安局的同志特意打电话跟他通报了具体情况。
那包巨款是海浦工商银行南湾办事处的办事人员去海浦交款时,从汽车上滚落下来的。
由于案情比较复杂,公安同志没有说得太详细,只说现金已经归还给银行了,有关部门正在对失职人员进行处理。
公安同志一再表扬宋恂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宋恂连道公安同志破案辛苦。
双方客气了好一会儿才放下电话。
按照宋恂的想法,既然钱已经归还给银行了,那么这件事就可以翻篇了吧?
然而,并没有。
接到公安局通报电话的第二天,宋恂就在办公室见到了《海浦晚报》的记者。
人家想要宣传报道一下他的清风峻节。
宋恂作为一个企业的党委书记,并不想因为拾金不昧而登上报纸。
如果他想要这种宣传,早就已经上电视新闻了,毕竟他家就有一个电视记者。
这种25万巨款分文不取的新闻还是有些噱头的,电视台未必会拒绝。
他对记者同志婉拒道:“第一个捡到钱的人并不是我,而是我八岁的儿子,也是他提议将这些钱交到公安局的。我只是帮忙报案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当事人。”
记者似乎觉得小孩子拾得巨款,无私上交的新闻也很有看点,便想采访一下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