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
“这么快?”郁英荷瞅了一眼手表,距离考试截止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呢,“两篇都写完了?”
“写完了。”项小羽将稿件交给她,“我写字速度快。”
她刚才在考场里留心观察过,有一男一女两位知青同志好像也写完了。
人家比她谨慎,还在埋头检查卷面。
不过,项小羽觉得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卷面上做过多纠结,写完了就应该尽快交卷。
以前在学校考试的时候,她往往要反复检查卷面,不磨蹭到最后一秒从不肯交卷。
但是,这是播音员考试呀!撰写的又是新闻稿,新闻是有时效性的,她觉得书写速度也应该被放在考核范围内。
郁英荷低头浏览手上的两份稿件,新闻稿是报道春汛来临前,南湾县对生产渔具的准备情况。故事稿也是围绕渔业生产写的,是瑶水村海带养殖基地的工人们在海带分苗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新闻稿中规中矩,比较符合广播里简明新闻的格式要求。
反倒是那个小故事写得很有趣,将广大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
郁英荷盯着新闻稿上的几个数字问:“这里面的数字是你编的,还是真实数据?”
“是真实数据!”项小羽解释说,“我家里就是渔业大队的,最近为了准备考试,特意收集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有一些还是我昨天刚更新的。”
那个名叫苏越的男青年探头瞟一眼试卷上的名字,笑问:“你就是项小羽啊?我看你在报名表上填写的特长还挺多的。你真会这么多?”
项小羽豪不谦虚道:“会呀,我目前在渔业公司工作,兼任工会的文娱委员。去年我们在全公社范围内组织文艺演出,我还组织职员们进行了歌舞表演呢!”
“哦,你们表演的什么节目?能不能给我们来一段?”
“哈哈,唱歌没问题,但其他同志还在里面考试呢,我嗓音比较洪亮,容易影响到人家。”项小羽大方地提议,“要不我给你们表演一段绕口令吧!”
得到郁台长的首肯,项小羽站直身体,清了清嗓子便一本正经地给他们来了一段《喇嘛与哑巴》。
比她给家人表演时的语速稍快,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苏越鼓了几下掌,“不错不错,外行人能有这个水平,看得出是下了些功夫的。”
“我也算半个内行人啦。”项小羽往自己脸上贴金,“我还在生产队广播站当广播员呢。”
闻言,郁英荷三人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