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白惜时、端静公主共同辅佐皇子,是天?子眼下的筹谋。

前两个能力、品性?值得信任,而后者则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三方?一旦发生分歧还可以相互制衡。

今日太子对公主的依恋实实在在触动了他,因?而天?子决定试一试,试一试公主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白惜时闻言,垂首应是。

她预料到皇帝会同意,只不过?需要一些时间,因?为这样?的选择对天?子来说才?是利益的最大化。

自那一夜天?子与白惜时商谈之后,端静公主开始私下学习处理政务,一段时间下来,公主的成长很快,亦得到了天?子的认同。

一小部分折子开始被送往东宫,不过?端坐在案前处理政务的当然不是尚未满三岁的小太子,而是他的长姐,端静公主。

公主处理完会将折子送往白惜时处过?目,有不妥之处她再一一为公主指出,纠正。

不过?天?子看样?子并没?有准备向朝臣公开此事,知情范围只局限于首辅、白惜时,白惜时有时候觉得与其说是在培养公主辅政,不如说是在培养她给小太子当“枪手”。

但如此已让公主欣喜非常,看得出来她是真的用心,也是真的有天?赋,假以时日未必不会超过?他的父亲。

在长公主日夜学习的同时,魏廷川婚事结束,启程前往西南。

这一离开,又不知何时再能回来。不过?好歹,已无性?命之忧。

第113章 第 113 章

大魏朝宣和十三年, 冬。

天子连续昏迷数日,病倒前下旨由年仅四岁的子监国?,小太子因?为害怕, 怎么都不愿独自?走上那高高的金銮殿,最后由长公主牵着?他?的手, 一步步送到龙椅之上。

“阿姐,阿姐。”奶生奶气的声音于?朝堂上响起,四岁的小太子刚学会说话, 时不时回头确认端静长公主是否还在身后。

若是看不见,眼中便要包上一大包眼泪, 委屈的要命,一副随时都要哭闹起来的模样。

顺理成章的, 公主被留在了明堂之上,但如?此行径很快有朝臣出来反对, 引经据典均是女子不可涉政之言。

白惜时点点头,显得颇为认可, 暂请端静长公主回避。

然而公主一走, 小太子嘴巴一撇便撕心裂肺哭了起来, 声音响彻明堂,紧接着?滑下龙椅,追着?公主就要一起而去,金銮殿上顿时乱成一锅粥。

白惜时自?忖在其他?事务上能力尚可,但于?哄孩子这块实在没?什么天赋, 不知道为什么小太子天生的有些惧怕白惜时。何?况这种情况下,她并不准备卖力去将小太子唬住。

她的初衷本就是留下公主, 谁便规定女子不可随堂听政?

一切不应以男女,当以能力定高下。

群臣见小太子如?此均不知如?何?是好, 其

弋?

他?的孩童或许还能靠震慑,可小太子有癫痫在身,没?有人敢吓唬他?,也都怕给他?吓出个好歹来。

最后实在没?办法,由内阁首辅李大人发话将端静长公主又请了回来,暂立于?龙椅旁安抚住太子。

内阁首辅的原话是“此实属无奈之举,待太子适应朝堂后,届时还请公主回避。”

端静公主:“李大人说的是,本宫明白。”

其实包括白惜时在内,当时谁也无法预料公主能够在这明堂上留到什么时候,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公主这一留便再也没?有回去,十几年后甚至直接坐上这把?龙椅。

……

天子昏睡的时间逐渐比清醒的时间还要长,醒来后总是望着?明黄色的帐缦,继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