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了猜,伸手比了一个八:“八千?”看石岱屿没出声,诧异道,“不会是八万吧?你别吓唬我。”
“八万只给你这么一块。”石岱屿拇指和食指在石头上围出来一个范围,大约占整块的十分之一。
文古今因为震惊而陷入短暂的沉默。七八十万,一块石头。因为岱岱,他平时也多少会留意一点玉石行业的小知识,但这超出了他的认知。
“为什么?你们这一行疯了吧???”
石岱屿依然抚摸着石头:“这就是和田玉原来的样子,我们叫毛料在切开之前,玉就是这个模样,外面是皮,里面是肉。而这一块又是籽料,是标准和田玉、狭义的和田玉,产自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的,和田玉料。”
“这就是传说中的籽料吗?”文古今的好奇心也上来了,“怎么看着这么普通?除了……摸着滑溜?”
“没错,”石岱屿说,“油性好,质地细密,是好籽料的特征。如果一块原生玉料从形成到开采都在陆地,那就叫‘山料’;掉进水里,从河的上游被搬运了一段距离到中上游,开采出来叫做‘山流水’;只有一直被搬运到下游的河床,在水中浸泡冲刷了数十万年的玉料,才叫籽料。”
文古今听他讲解,频频点头。
“但是河床上不同种类的石头很多很多,都很滑溜,如果特征不明显,有时候也很难分辨是不是玉石,要切开才知道里头究竟什么样。”石岱屿说,“好籽料表面的毛孔和皮色,是它们的身份证明。皮色有的发黄,有的发红,有的发黑……像这一块,皮色不好,甚至不像玉石。籽料是和田玉里稀少珍贵的存在,这些年造假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普通石头也能造出极像籽料的外表。这一块,当时我师父也不看好,但我认为它就是。”
文古今似乎听得出,即便同为内行,在看石头这件事上也很难时时统一意见。
“就算不确定,因为很喜欢,也一直留着?”
石岱屿点头:“我那时候就想自己留着做点东西。玉龙喀什河早被采空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老矿区也逐渐封矿,所以好料子永远在涨价,如今拿着几十几百万买料的人到处都是。我也没想到这块石头能留到现在,就像失而复得的宝贝一样。”
文古今暗自慨叹,问道:“你在KTV上班的时候,以为这块石头没了,是怎么想的?”
“没了就没了。”石岱屿说,“这也算薛定谔的玉石,我有我的眼力,但也没法百分百说它准是籽料。我只想着,总有一天我还会坐下雕玉。”
看他这么洒脱,文古今笑了。石岱屿抱着石头,轻轻靠在他肩上。
只过了片刻,石铮探头进来:“文老板,过来帮我个忙?”
“马上来。”
文古今让石岱屿慢慢装箱,自己立刻响应石铮的召唤他知道这一轮面试就要到来了。
--------------------
岱:你在偷偷订餐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