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4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5225 字 3个月前

个“搬”字用汉朝账册上可是一点都不夸张。却见不多时,那几个胥吏便肩扛手抬着将一捆捆竹简搬到了大厅中央。蔡吉粗莫估算了一下,这么一堆竹简少说也要有几百卷。要知道一本《论语》全文共有1175个字,大约也就相当于后世对开报纸一个版面容量。可记录到竹简上却要近三十卷竹简才行。毋庸说是一郡之地账目了。

可管统对此却丝毫不以为意,只见他起身走到竹简堆前,接连拿起了几卷竹简展开扫了一眼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向黄珍大喝道:“此乃流水账,非郡上计簿!”

“眼下秋收未过,各县尚未上交账目,郡里自也无法做郡上计簿。”黄珍摆出一副不屑于门外汉多做解释表情回答道。

管统与黄珍所言“上计簿”乃是由郡国向朝廷呈报财务收支簿,可以说是中国“会计报告”起源。不过眼下汉庭早已失去了对各个郡国实际控制,故就算低下县衙交齐了账目,黄珍等人也不见得会去做郡上计簿。

可对管统来说要他一卷一卷地对照面前这堆流水帐实是项破费精力大工程。于是这会儿他又不甘心地追问道:“那太守府上计簿总该有吧。”

哪知黄珍却瞥了管统一眼,捻须冷笑道,“管郡承既然口口声声说要查账,怎能光看上计簿。须将账目一笔笔细细查验,方能算是查账。”

管统见黄珍一幅袖手看好戏模样,当即就犯起了牛脾气,将手中竹简一甩道,“好!那管某今日就这堂上将账目好好查验一番。张普、李获,这堆竹简就交由汝二人来处理。”

“喏。”从管统身后走出了两个中年文士双双抱拳领命道。

蔡吉定睛一瞧其中一人正是那日来讲武堂应聘张姓胥吏。遥想此人那日房内表现,蔡吉不禁有些为管统担忧起来。须知蔡吉之所以掌握了兵权之后,仍对府内财政事宜谨慎处之,就是因为手头缺少可以处理政务文士。哪怕她现下能以武力逼迫黄珍等人为其效命。可这些胥吏都是老油条了,万一他们关键时刻给她使个什么绊子,那可不是闹着玩。因此蔡吉情愿另起炉灶私设小金库,也不愿贸然插手郡府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