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4 / 5)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5977 字 3个月前

动!”

黄珍跟着点头附和道,“太史将军言之有理。老夫也以为值此乱世不可擅动军粮。”

蔡吉熟知历史又怎会不知军粮重要性。此刻面对太史慈与黄珍齐声反对,她赞赏两人时时为东莱着想同时,亦微笑着向众人进一步解释道:“两位误会了。吉意思是,以军粮招募流民编制成军屯田于各府县。命其忙时务农,闲时操练。须知,兵无室家,则情不固,有室家,则为行伍之累。而以屯田安置兵卒家室,使其出而战,归而息,一来可安军心,二来一旦有敌犯境,为保家眷兵卒定会以死守之心固之。如此这般便可做到,战不废耕,耕不废守,守不废战。”

“好一个战不废耕,耕不废守,守不废战!此法甚妙!”听罢蔡吉一番解释,管统头一个拍手称赞起来。至于一旁段奎则对此事表示缄默。因为照他经验来看,眼前这女娃儿要么不开口,一开口总会闹出大动静来。与其跟着起哄,还不如先站一旁看看她葫芦里卖究竟是什么药。

可正当蔡吉打算进一步讲解下去之时,太史慈却不无担忧地说道:“小府君此法确实可行。然兵丁若忙于屯田,势必会疏于操练。慈恐长此以往东莱之兵难成精兵。”

对于太史慈忧虑,蔡吉十分能理解。确实,历史上屯田军队战斗力大多都不强。但这些军队用来守备却是绰绰有余。特别是对土地留恋往往会让这些守军爆发出惊人战斗力。因此蔡吉跟着便向太史慈解释道:“子义兄所虑不无道理。故吉以为可先挑选出健硕之士编为府军,备以甲胄器仗,发以军饷,使其只需操练无需务农。另将筛选下来老弱之兵编为屯军,将其安置于各府县屯垦。如此这般岂不是即有精兵,又不误屯田。”

“府军、屯军。真乃妙策。”太史慈听罢茅塞顿开地向蔡吉竖起了大拇指。事实上他之前还为如何处理前任都统留下那帮老爷兵而伤脑筋。如今正可谓瞌睡有人送枕头,太史慈大可以编制屯军为名将那些战斗力低下老爷兵送去屯田。

而蔡吉则太史慈夸赞声中,回头向黄珍问道,“黄功曹,汝看此策可行否?”

“可行,可行。小蔡府君之策,真乃神来之笔。”黄珍抚摸山羊须眉开眼笑道。不可否认,蔡吉这一招确实帮他解了燃眉之急。须知招流民屯田只需付一笔安置费就成,其成本远低于招兵。故照目前郡府所存军粮数目来看,拨出一部分军粮再招一两万人来屯田是没问题。加上眼下已招纳二万余人,预期东莱郡民屯人数将达四万。如此规模虽不及当年曹操收纳百万青州黄巾屯田来得壮观,却也足以保证来年郡府粮仓充裕了。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一旦有了粮,他黄珍又何须再看段奎等豪绅脸色。

想到这里黄珍不由自主地偷偷瞄了蔡吉一眼。说实话,当初若非段奎信誓旦旦地声称日后会请刘备来坐镇东莱,黄珍是不会同意让蔡吉这个样一个女娃儿来做太守。哪怕她是蔡太守女儿,哪怕她曾上城头抗击过曹军,哪怕她能得太史慈这等猛将赏识。可谁曾想段奎从徐州回来之后,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他不仅没有按照诺言请刘备来东莱主事,甚至还表示将继续扶持蔡吉做太守。而段奎理由竟是蔡吉拥有鬼才。一个女娃儿能有啥鬼才。就算她猜到曹操会后院起火又怎样。士林皆知曹操因杀边让之事与兖州世家心生间隙,祸起萧墙只是时间问题。黄珍看来段奎这土财目光太过短浅,才会被一女娃儿所玩弄。经过这两件事之后黄珍开始觉得段奎这人不靠谱。只是碍于段奎统领黄县豪绅,黄珍这才对其隐忍至今。

而之后蔡吉虽灭蝗救灾一事上表现突出,但黄珍也只是觉得她是一个见多识广且心思缜密神童而已。毕竟无论是灭蝗,还是以工代赈,具体操办者都是黄珍与管统。真正让黄珍体会出蔡吉有些门道是这一次水车推广。须知黄珍一直以来都没放松过对蔡吉监视。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