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如袁绍发布的讨曹檄文就直接指责曹操,“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许都有吁嗟之怨。”然而官渡一战,曹氏胜,袁氏败,使得中原的宗党豪族不得不暂时隐忍屈辱,伺机而动。如今曹操兵败赤壁受困荆州,自然是给了诸多蛰伏者以可乘之机。就如常山的叛乱除了大名鼎鼎的张燕之外,便有不少常山本地的宗党豪族跟在后头浑水摸鱼。
且就在一些人暗自为曹营未卜的前途唉声叹气之际。忽听堂上有人朗声说道,“国乱见忠臣,板荡识人心。区区一城一地之失,岂能撼动丞相基业。”
众人闻声抬头就见尚书令荀彧已然挺身站到了大堂的中央。现年四十岁的荀彧发须间隐然已有了屡屡银丝,但他的腰杆依旧挺得笔直,一双眸子依旧黑得透亮。这一刻没人敢笑话荀彧大言不惭,更没有人敢出列反驳。因为就在十年前正是眼前这位身形纤瘦看似文弱的男子设计从吕布手下保全了鄄城、范县、东阿三城。直至曹操回师兖州将吕布驱逐出境。
荀彧亦非空谈之辈,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就见他长袖一振冲着坐在首座的曹昂沉着进言道。“侯音、卫开劫略吏民,立足未稳,可调折冲将军乐进征讨之。黑山张燕乃黄巾余孽,难得民心。假以时日必被常山宗党群起而攻之。至于关中之乱,韩遂与马腾素有积怨。何来安抚之说。公子只需请马腾修书一封命其子马超坚守关中便可。”
随着荀彧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三桩叛乱逐一处理完毕,议事厅内的低迷气氛顿时就被一扫而空。而首坐上的曹昂更是深受鼓舞,下意识地端正了坐姿,挺起了胸膛。话说曹昂这段时间在许都撑得极为辛苦。因为昔年的官渡之战再怎么凶险。曹昂好歹还能与父亲取得联系。可这一次曹操却是在当阳被刘备彻底围了个水泄不通。更要命的是曹昂现在手边还没有足够的兵马南下去救援老父。因为曹操南征之时从中原调走了大量兵员,而曹家的势力又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东南西北都需要驻军防守。加之宛城、关中、常山接连发生叛乱。曹昂便愈加不敢轻易调动西、北两个方向上的驻军了。
“便依尚书令之策行事。”在首肯了荀彧的进言之后,一心想着父亲安危的曹昂又回头向司马朗询问起了南方的情况。“伯达,荆州战况如何?可有父帅消息?”
司马朗将手中的战报翻过一页,脸上的神色又随之凝重起来,“子孝将军已弃庐江,援当阳,然贼军势大,援军受阻章乡,倒是妙才将军已屯兵长坂坡,与当阳城互成犄角之势。”
耳听曹仁的援军已接近当阳,夏侯渊部更是与当阳城内的曹操取得了联系,曹昂等人都不约而同地长舒了一口气。可司马朗接下来念出的战报却又让曹昂再次紧锁起了眉头。
“孙策、周瑜率众数万,兵围汝南。另有吴将程晋、周泰,渡江袭扰广陵诸县。”
此刻听闻孙策、周瑜兵指汝南,众人这才记起除了刘备,南方还有另一头猛虎对中原虎视眈眈。而一旦汝南陷落,许都势必也将羊入虎口岌岌可危。谏议大夫王朗曾经在会稽当过太守,深知孙策的厉害。所以司马朗的话音才刚落,他便迫不及待地向曹昂进言道,“丞相常言孙伯符乃猘儿,难与争锋,还请大公子速派兵马驰援汝南。”
曹昂听罢王朗所言心中泛起了一丝无奈的苦笑。眼下救援曹操的兵马都已捉襟见肘,试问曹昂哪儿还能拿得出多余的兵力去驰援汝南。
正当曹昂犯愁之际,就听军师荀攸分析道,“汝南有徐公明坐镇无须多虑,怕只怕孙策、周瑜折返南下与刘备合流。”
作为曹操的军师,荀攸一路追随曹操北讨南征多年,可谓算无遗策、计谋百出。唯独此番东征孙策,荀攸没有陪在曹操身边。虽说曹操决意东征时荀攸已经因水土不服而回许都养病。但他始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