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4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4950 字 3个月前

守府内开设讲武堂已是六年之前的事了。依照后世的标准六年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小学阶段。若是仔细算来一、二、三年级是“初小”,四、五、六年级是“高小”。而蔡吉依照后世的知识点,结合东汉本身的典籍,编著的讲武堂教材也差不多是小学到初中的程度。当然由于讲武堂的学子入学之时大多年幼,因此经过六年的学习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而已。而真正接触初中阶段知识的,是一些原本就有底子的胥吏和游学的士子。

在后世人们的眼中小学水准近乎于文盲。不过在蔡吉看来,头一批讲武堂学子达到高小水准就已经足以应付县一级的诸多军政事务了。须知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小生就能保育员、邮差等等职业。高小生还能在县、乡出任公职。并且只要完成小学阶段教育,学生就能直接进技术学校进一步深造为技工。并且东汉地方政务远比后世要简略得多,而在缺乏人手的情况下,蔡吉之前已经抽调了一批完成初小阶段教育的讲武堂学子进军队充当文职人员一边作战一边学习。这一次毕业的学子全都是高小水准,年纪最小的才十六岁,最大的也刚刚二十而已,但蔡吉已经准备将他们中的一部分抽调到地方供职。

“主公真打算将这些孩子下放县衙充当胥吏?”王修望着校场上鱼贯而入的学子向蔡吉问道。在他看来这些学子的资质都不错,过早放弃学业参与政务实在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