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3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5520 字 3个月前

屈膝,真是丢尽了袁氏的脸面。”不知是酒精在作祟,还是过于激动的原因。袁术那张因酒色已然有些松垮的脸庞,此刻已然涨得通红。却见他高举起酒杯,大声宣布道。“朕!唯有朕才是袁氏的嫡传,舜之后!是代汉的真龙天子!”

面对袁术激昂的言语,杨弘哪儿敢继续同他提与袁绍合作的事。却见他赶紧高呼了一声,“陛下万岁!”

袁术显然对杨弘的表现十分满意,只见他得意地抿了一口杯中之物后。便点头示意后者继续说下去。于是杨弘顺势从手中找出了一份内容不错的喜讯向其禀报说,“四月,安城、阳安两县来投。”

果然袁术听罢这段报告,立马洋洋得意地向身旁的两个可人儿大笑道,“怎样?朕说的吧,朕是真龙之主!”

那两个妃子都是机灵人儿。自然是双双娇声口乎,“陛下万岁!”

“哈哈,乖!。”

袁术听罢更是龙颜大悦。一挥手大方地赏赐道,“赏秦美人、陈美人,锦缎两匹,海珠一串。”

“谢陛下。”

映着俩个妃子欢天喜地的谢恩声,杨弘的心头却不自觉地咯噔了一下。要知道袁术这些年虽在扬州搜刮了不少。可以号称富可敌国。然而眼下袁术谋得是天下,征兵打仗、收买人每一样都需要钱。照袁术现下这种挥霍速度。就算坐拥金山银山,也总有亏空的一天。不过杨弘也知,就算自己提点了袁术,袁术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更何况帐外那么多人跟袁术,还不是看他出手大方嘛。于是乘着袁术心情不错的档口,杨弘跟着又取出了一份战报念道,“四月二十,孙策行军至钱塘。”

虽然杨弘没有说明孙策到钱塘干什么,可袁术听完这消息霍地就站了身,“什么!孙伯符敢忤逆朕!这个小滑头!”

“小滑头!”

隔着宽阔的护城河,汝南城头上的曹操也在用相同的评语评价着孙策。只见他一手拿着战报,一手扶着城墙冷笑道,“哼,当初孙策嫌骑都尉之职太低,说是要将军的名号,逼着出使会稽的王议郎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其为明汉将军。可结果呢,这小滑头磨磨蹭蹭现在才到钱塘!”

耳听曹操对孙策充满了抱怨,一旁的荀攸不由上前劝说道,“主公息怒。孙策行军虽慢,却总算出了兵。想必现下得到消息的袁术正在为后方不稳而烦恼。这对贼军的士气也是个不小的打击。”

“公达说得没错。孙伯符好歹已经动身。有个小滑头还没出兵呢。”曹操听罢荀攸所言,不无自嘲地笑了笑。

在场的曹军将帅皆知曹操所说的第二个“小滑头”,正是远在青州按兵不动的蔡吉。加之刚刚传出来的战报又显示蔡吉应袁绍之命,派了一支舰队北上幽州,这就更让众人对她的立场产生了怀疑。这不,向来脾气刚硬的夏侯渊头一个就向曹操进言道,“主公,是否要派人催促一下蔡安贞。让那丫头别光说不练!”

“是啊。即要有美名,又要讨好袁本初,这世上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一旁的夏侯惇也跟着附和起来。

然而这一次荀攸又帮蔡吉说起了话来,“两位夏侯将军莫要心急。依在下所见,蔡安贞不日也将出兵。”

“公达何出此言?”曹操皱眉问道。

面对曹操的疑问,荀攸一个拱手悉心分析道,“主公明鉴,蔡安贞此番虽派了水军北上,但领兵者并非张颌、太史慈等宿将,而是蔡家的家将张清。而蔡安贞本人此刻也留在东莱。由此可见前往幽州的兵法并非东莱主力,蔡安贞想要攻略的还是徐州。不过无论是蔡安贞。还是孙伯符,都仅是奇兵而已。正所谓奇正相辅,在正面击败袁术的大军,方乃取胜的正道。”

对于荀攸的这番分析,曹操深表赞同。毕竟靠人不如靠己,蔡吉、孙策、刘备都不是真心想要帮自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