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仿佛他并不是被人掳来的,而是自己走来的。恰逢此时庞统也闻讯赶了过来。面对牙帐中突然冒出的这个相貌平庸的老者,庞统不禁有些纳闷地向蔡吉问道,“主公,这位难道就是贾先生?”
面对庞统的疑问,蔡吉倒是收敛起了最初的兴奋。只见她信步渡到贾诩的面前,将其不紧不慢地打量了一番之后,这才用失恭敬地语调,向庞统介绍道,“士元,这位便是光禄大夫贾文和。”
出于保密的关系,蔡吉之前只说张绣府中有个姓贾的谋士很厉害。所以庞统并不知晓蔡吉这些日子经常提起“贾先生”就是贾诩。此刻乍一听蔡吉揭穿了对方的身份,庞统不禁带着七分惊讶三分不满地追问道,“贾文和?可是那个武乱长安的贾文和?”
庞统所说的“武乱长安”指得是,当初贾诩向李傕与樊稠等进言进攻长安一事。此策令原本已是丧假之犬的凉州诸将转眼反身封侯拜相,不可谓不漂亮,但也同时被不少忠于汉室的士人所诟病。并将李傕与樊稠等人之后祸乱朝纲之举都怪在贾诩的头上。庞统出身鹿门自然是对贾诩的这条“毒计”不会有好感。
不过相比受主流言论影响的庞统,蔡吉对贾诩则要宽容得多。特别是在对照了历史上曹操、袁绍等人的所走所为之后。蔡吉不得不感叹“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一招想得到的人有很多,但得好的人却凤毛麟角。而贾诩也算得上是早期尝试此计的谋士之一。只不过他的那些个主公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于是,心有感触的蔡吉当即便向庞统摇头道,“士元此言差矣。李傕与樊稠乃猪狗之辈,怎能理解贾老先生的鸿鹄之志。倘若当时统领凉州诸部的是曹操,那早在四年之前,便可实现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局。”
庞统听罢蔡吉所言不由陷入了沉思。而此时的贾诩也缓缓睁开双眼,注视着蔡吉问道,“蔡使君,抓老夫来此,究竟意欲何为?”(,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蔡使君,抓老夫来此,究竟意欲何为?”
面对贾诩开门见山的质问,蔡吉倒也不好再多买关子。只见她恭恭敬敬地向面前的老者俯身一揖道,“不才徐州刺史蔡吉,久闻文和先生大名。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