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先是看到了影壁,两侧各种了一颗桂花树,角上落着几丛青竹。
“就因为这两颗桂花树,生生比另一家贵了二钱。”柳小尺搬着东西进来提了一句。
“这是为啥?”大胖问。
“蟾宫折桂,寓意好。”
大胖了然,“这府城的人就是讲究!”
这时候,巧娘同一个身形清瘦的妇人一起走了过来,身边跟着还拿着扫帚的柳大尺跟孙阿牛。
那这妇人应该就是孙阿牛的母亲孙柳氏了。
过完年赵丰年就跟孙阿牛谈了让他管府城据点的事,孙阿牛十分感激,二话不说就带母亲来府城了。
“这一定就是赵秀才了吧,一看就是读书人!”孙柳氏笑道。
“柳伯母,劳烦您辛苦一趟了,您叫我丰年就好。”
孙柳氏连连笑着点头,又让儿子孙阿牛不要闲着,赶紧地把前院再扫一遍。
“孩子们都累一天了,叫他们休息休息,阿牛,还有大尺,你们都歇一歇,一会儿我们自己来就成!”巧娘拦下人,又跟柳氏笑道,“我们从村子里带了新鲜
的瓜果菜,米面油都有,早听人说了,这府城的东西价贵着呢!”
“可不是,我来了府城才知道,这府城的人呐,连水都要花银子买的,更别提那什么青菜果子了。”
“你们那边没井?还要买水呢?”巧娘知道儿子在府城还盘下了一座宅子当仓库油铺,却还没去过,也不清楚情况。
柳孙氏忙解释,“宅子那边是有的,不过我见到其他人去巷头打水,才知道不是所有宅子都有水井,妹子你既然来了府城,有空也去宅子那边瞧瞧。”
“等我这边休整好了,就去找你聊天。”
“那感情好,我还撒了些菜种子,巧娘妹子你到时候看看,要是想种,只管来挖。”
柳孙氏跟巧娘虽是同村,但孙家不怎么跟村里来往,巧娘也只是听说她嫁了一个外地来村里的,如今来了府城,倒是可以做个伴了。
柳小尺带着赵丰年在屋子里转了转。
“三进的屋子,原先屋主是个举人,后来那举人谋了个缺去外地做主簿去了,原先他们一家三代人住,还养了两个下人,我想着你们虽如今人少,后头少不得也要请几个下人,索性就买下来了......
这里离府学只有二里路,再旁边的大宅子,住的多是府学的夫子,还有府城的官邸,离你这屋只隔了两条巷子,灶屋跟水井就在这后院,你看,这里还有个马厩,刚好可以拴驴子,就是出门的时候得从后门绕到前头去。”
柳小尺刚说完,赵丰年就看到柳大尺牵着驴车从后门走了进来。
赵丰年笑了,“辛苦小尺哥了,这屋子很不错。”
“就是这花花草草的不实用,不如拔了种点菜!”赵来贺跟着到了后院,看见那方小花园,摇了摇头。
“做学问的人嘛,养养花陶冶情操,是风雅。”柳小尺解释。
巧娘忙点头,“宝儿也要做学问呢,那不能拔了!”
“娘,我觉得爹说的没错,花花草草不实用,种点菜也好。”
赵来贺哈哈大笑,“看到没有,宝儿也觉得!”
“好好的屋子,干干净净的,整块菜地,回头下了雨泥巴都要冲到屋里了。”
赵丰年想了想,“这样,回头爹你去拉一车砖来,咱们把地菜地规划一下,小道用砖砌上,隔成一块块的菜地,这样无论是浇水还是整地都不回弄脏鞋,泥水也冲不进屋里。”
巧娘笑了,“这个好,那过几日我就去问柳姐讨菜苗去,他爹你趁着这几日把花拔了,地给整出来。”
“我看行!”
一家人就这样住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