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年无语,“......你还是,没事少听我娘说八卦吧。”

这揣着篮子瞪大一双眼睛,一边剥板栗一边打听八卦的模样,哪里还有一点官大人的模样!

顾子升却不觉得,“我这是体察民情!”

“吃你的板栗吧,小顾大人。”

“你别说,这野板栗还挺香甜的,你来几颗不?这可是我亲手捡的!”

两人一路上斗嘴,你来我往,最后顾子升甘拜下风,快到县城的时候,他这才想起来提了一句。

“话说,昨日我以为你问那问题是为

难孙阿牛,好让他知难而退,不要他了,没想到果然,你虽平日里总喜欢装做出一副老成的模样,内心还是柔软的,你一定是不忍心见他一个人照顾母亲,特意留下他好给他一份赚钱的活。”

赵丰年微笑,“什么叫做‘装作一副老成的模样’?”

顾子升僵硬,“哈哈,哈哈,吃板栗吃板栗!”

顾子升说的不全对,孙阿牛确实可怜,但是这世道上,像孙阿牛跟他母亲那样的可怜人比比皆是,久而久之就知道,是同情不过来的。

只是像孙阿牛这样家庭的人,通常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怨天尤人,要么带着一股韧劲朝前走,他只是想知道,孙阿牛是哪一种罢了,而孙阿牛刚好属于后面一种,所以他留下了孙阿牛。

而赵丰年也相信,只要他给孙阿牛一个机会,他一定会有一番成就,这对于赵丰年而言,算是互利互惠。

孙阿牛还不知道自己被赵丰年抱着这样大的期望。

起初,他也以为他要被拒绝了,毕竟运输队做的都是少不了力气活,他这样的没一个人喜欢的,谁成想,赵丰年不但留下了他,还把其他几个柳河村的人都留了下来。

因此,孙阿牛充满感激地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娘这个好消息。

孙阿牛是个苦命人,他父亲北下逃饥荒来到了柳河村,跟柳河村的女子成亲定居有了他,也过过几年好日子,可一场风寒将他爹带走了,他娘也一病不起,为了凑银子买药,家里的田地都变卖了,房子也只剩下几件破草房了,去年过年的时候要不是柳村长接济,怕孤儿寡母都撑不过去年的冬天。

孙阿牛的娘还病着,听他说能去赵家村做事,当即激动得咳了起来。

“这,这可是真的?”

“是真的,娘,三叔公喊我们去就是为了这个事,我们刚从赵家村回来,赵家人都特别好,小赵秀才只问了我一句话就留下我了,往咱们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多亏了三叔,也多亏了小赵秀才,他们都是我们家的大恩人!阿牛啊,以后你跟着小赵秀才做事,一定要好好干,小赵秀才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

孙阿牛抹了一把眼泪,“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对了,小赵秀才的娘听说您还病着,特意提前给我支了工钱,有一两银子呢,我明天一早就去给您买药!您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孙阿牛的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小赵秀才是好人,他娘也是好人,愿菩萨保佑他们一家人。”

“小赵秀才的娘还介绍了县城一位孙大夫给我,说是孙大夫医术高明,小赵秀才幼时身体不好,都是他给调理好的。”

孙阿牛的娘却问到,“小赵秀才身体不好?阿弥陀佛,菩萨千万保佑好人,不行不行,过几日我得去趟庙里,给小赵秀才请长明灯,好人得长命的!”

赵丰年还不知道孙家要给自己点长明灯。

九月底的时候,运输队由周大力领队,柳小尺副队,将五百坛丰收油装车,前往怀江府。

赵丰年跟顾子升看着队伍出城才回县衙,一路上都能听见百姓们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