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来金没当回事,“老四家宝儿要吃药,肯定要多想办法多赚点钱的。”
“那你还有两个儿子呢,大胖还要读书,花销大着呢,还说什么兄弟呢,有好事都不念着你这个当大哥的。”
赵来金不跟她争,索性闭嘴了。
没过两天,镇上跟县城都不收芫花了,赵家村也渐渐没什么人再挖芫花,只赵丰年偶然能看到赵青青带着赵翠翠还在挖,见到他还给他塞了一把野果子。
也是这时候他才知道,赵二夫妻竟想把柱子送到县城的私塾去。
赵丰年对此没有什么想法,为了孩子的前途没什么错,但是为此压着两个女儿做活,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只是不等他深思,他去顾秀才那里读书的事就定了下来。
这天,赵来贺特意在林子外围打了两只野鸡,加上巧娘晒的一筐野菜干,并一斤肥肉,又用红布仔细包了一两银子,一家人去了赵家村。
顾家村在赵家村往东,中间还隔着柳河村,约莫半个时辰的路程。
早些日子赵来贺就在赵来富的引荐下跟顾老秀才见过,这次算是轻车熟路了。
见了面,顾老秀才照例简单地问了赵丰年几句话,见他口齿清晰,安安静静,无论是对束修还是对人,心里都十分满意。
“我记得你们家这一辈从的是‘有’,可有了大名?”
赵来贺忙应声,“有了,这孩子从小就身子骨弱,他生下来那天,刚下了一场大雪,那一年收成是大好的,我们想着就不从‘有’了,便取了‘丰年’两字,也好压一压。”
顾老秀才摸了一把胡须,赞赏,“瑞雪兆丰年,你们又是‘赵’姓,甚好甚好。”
赵丰年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他的大名居然跟上辈子一样,有些惊讶,但是听完赵来贺为他取这个名字的含义,便只剩下触动了。
无论怎么样,赵丰年算是正儿八经开始读书了。
就在赵丰年上私塾半个月后,赵来贺在一个凌晨进了山林。
“早些上去,不费时间,宝儿不用担心,你爹可是老手了。”虽是这样讲,但巧娘眉宇间分明也是不放心的。
赵丰年没听说赵来贺近期要上山,如今见人上山了,也只能盼着他爹顺利归来,而他自己,则是开始研究给赵来贺改良武器了。
就在母子俩人说话间,顾秀才家到了。
巧娘交代好儿子,看着他进去,这才离开。
里面已经有几个孩子在了,包括了赵来富的独子赵有志。
“赵丰年,你又让你娘送过来啊?真是没用,胆小鬼!”
“他娘还叫他宝儿呢,哎呦,娘的小宝~”
“赵有志,他是你弟弟吧,你们怎么没一起来?”
“他们兄弟俩可真不像,他瘦得跟竹竿子似的,赵有志像个球。”
赵有志便是赵大伯孙子,赵来富儿子,他是家中独子,因此被养的有点胖,在这个年代的乡间很是难得。
一直被调侃让赵有志有些恼羞成怒,“谁跟他兄弟了,别瞎说!”
“快上课了,赶紧坐好吧,今日可是小顾夫子讲课。”
有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说了几句,那几个孩子也不敢再闹了,当即放过了赵丰年。
赵丰年没说什么,只寻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读昨天的《千字文》”
“夫子,”
被打断了教学,小顾秀才正要不悦,见到开口的孩子,却是笑了,“赵丰年,你可是有何见解?”
“夫子,您昨日说明今日要学《千字文》,学生私以为不能等夫子讲解完才学习,而是要提前背诵,才能加深我们对其中的思考,有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