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2 / 3)

时间了。

穆小枣问粟桐,“怎么样,进去坐坐?”

粟桐没说话,她直接拉上穆小枣的手就进了咖啡馆。

咖啡馆在这周围算是相当清净的场所,卢娜派来的人乐见其成,甚至因此大大松了一口气,毕竟再往前走就是整个商业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店面小摊还有人群摩肩接踵,单纯想跟上脚步都不容易。

外角南喝咖啡的人实在不多,他们更喜欢酒或矿泉水,所以咖啡馆里比较安静,音乐声柔和流泻,能将歌词都展现得清清楚楚。

第276章

穆小枣先要来了纸和笔, 随后又让仃去找经理沟通,希望能将这首歌再播放几遍,她可以为此付钱。

咖啡馆里的经理以为她们是沈珮粉丝, 因此高兴得不得了, 不仅不要钱,还想将穆小枣引为知己。当他知道穆小枣想将歌词抄录下来时, 感动得泪流满面,甚至要将专辑直接送给穆小枣。

穆小枣接受并表达了谢意,她后续也确实需要专辑才能在外角南将这首歌多次回顾。

改编自民谣的歌词并不复杂, 分成两个段落, 其中一个段落还是在重复。穆小枣将它翻译之后递给粟桐,“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黄&菊》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儿为养母买花的故事, 小女孩儿曾经饱受虐待,直到她遇到了养母,为了给养母买一束黄色菊花,小女孩走过了千山万水, 而在歌曲的最后才告诉人们其实小女孩儿的养母已经在战争中死去, 小女孩儿找到□□将它带到坟前,便也随之倒地。

这是一首相当悲伤的反战歌曲,但粟桐仍旧看不出来这首歌与郭宏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联系?

虽然郭宏的案子已经告破, 但这首歌就像一根尖刺, 始终扎在粟桐的心上,若是郭宏点的这首歌与他自己的死没有多大关联的话, 那又跟什么有关联?难不成他只是经历了这么多,在临死之前突发奇想, 要在电台点播一首这一代人几乎没听过的老歌?

郭宏其实很聪明,他生在那样的家庭, 卷入父母无止境的情感纠纷中,还赌博,欠下大量还不上的外债,直到现在才丢掉性命也算是难得,加上郭宏曾经和孙旭伟躲藏在学校的礼堂中,他们应该是听到了什么才加速了孙旭伟的死亡,而孙旭伟死后,郭宏预料到这把火终究会烧到自己身上,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才提前点了这首歌。

至于家庭矛盾和催债的上门让他爸爸起了杀心,将郭宏带到郊外淹死,应该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这样的推断才是流畅合理的,跟市局之前地调查方向不同,他们本以为郭宏点这首歌是为了将矛头对准他的爸爸,毕竟这个男人才是真正的凶手。可那时候对郭宏而言,父母在的地方还是个家,无论闹到什么程度都不应该出人命,虎毒尚不食子,不管他多么聪明,也想不到自己最终会死在亲生父亲手中。

若《飞翔》这首歌确实跟市二中礼堂有关系,会是什么关系,郭宏知不知道这首歌是翻唱,又知不知道原歌曲叫《黄&菊》是一首民谣……可惜郭宏已经死了,这一切都要活着的人来推敲。

“郭宏年纪不大,十七八岁刚成年,他的思想应该没有那么复杂,就算他知道《黄&菊》这首民谣,应该也只能取一个字面意思,最多达到再深一层的隐喻,不会更复杂了。”粟桐又在跟穆小枣咬耳朵,“张娅也一直在研究这首歌,到时候我将原版给她发过去,让她来伤这个脑筋。”

“说起张娅,她这几天有查到什么东西吗?”穆小枣问。

粟桐点点头,“我们通过两次电话,刘雨欣脑子里的信息已经有了很大进展,现在是最后的整理阶段,而港口仓库失火岸也被秦织萝调入市局,张娅和徐华是第二批进入现场的警员。他们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