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刑部尚书咂么了一下,谢瑶华这是要提携他儿子的意思?这算是小恩小惠吗?

可自己都五十多岁了,膝下五个儿子,个个老实巴交,十棍子打不出三个闷屁的主,这些年一个接一个费心的培养,可他们愣是跟被猪吃了脑子一样,教什么,教多久都没有。

也就小儿子滑头一些。

可这小儿子虽然经他的哥哥们要聪明一些,也不是什么出色之人,要是没有什么机遇,他是没有往上升的机会的,可要是谢瑶华肯抬举的话……

刑部尚书拱了拱手:“犬子不过是运气,当不得娘娘夸赞。”

接下来六部都有人被谢瑶华拎出来问话,而且问的东西都不表面,一听就知道谢瑶华是提前做了功课的。

谢瑶华的确是做过功课,但不是临时抱的佛脚,而是容铮每日下朝后跟她讲的。

朝臣们只知容铮每日不管多晚都会回凤仪宫吃饭,饭后也要和谢瑶华散步消食,但不知他们两人聊了什么。

聊的,当然就是朝堂之事了。

通过容铮的口述,谢瑶华对六部不说了如指掌,但该了解的,也都了解过了。

帝皇之术她不懂,但前世做了那么多年的死士,最擅长的,就是找出对手的破绽和软肋,再将之捏住。

等兵部尚书回来的时候,大部分朝臣已经走了,他与部下就这么在谢瑶华的盯梢下,硬着头皮整理了足足两个时辰的资料。

终于把名单与记录整理好呈给谢瑶华,方尚书松了口气:“请娘娘过目。”

谢瑶华接了东西却没有翻开,而是突然问起了别的:“听闻方尚书有位胞妹,病了将近三十年,近日终于病好,从庄子回来了?”

第283章 方尚书的软肋

方尚书小的时候,方家是京中末流,除了一些血亲,平时极少有人愿意主动与方家来往,他是读书人,也很喜欢这样的清净,胞妹方瑜则跟他是完全不一样的性子。

方瑜喜欢热闹,喜欢交朋友,喜欢往外跑,加上性子又活泼外向,她反倒是经常往家里带朋友,今天带五品文官家的大姑娘,明天就带四品武将家的三姑娘……

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到她十五岁及笄礼的时候,前来参加她及笄礼的人,竟是比方家的血亲更多,而且里头竟还有当时的户部尚书秦大人家里的几个姑娘。

秦大人喜欢有才气的小辈,于是方尚书被长辈安排在秦大人面前卖弄了一番,竟然就进了秦大人的青眼,得了秦大人的青眼,方尚书也受到了比从前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