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是火化之后撒入京郊的一座山,滋养山中草木。
这事儿宋明珠亲自去办的。
上山这天来了很多人,他们大多出身京城慈幼局,年幼时受常瑾庇护、照顾长大。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身份不一,有做官的,也有民间手艺人。
他们这会儿谁也不嫌弃谁,相扶相携,哭着来送别常瑾。
“常瑾公公你看啊,还是很多人记得你的!”宋明珠对骨灰盒子道,“你也别去滋养草木了,这么大捧骨灰也滋养不了多少草木!
这样,我给你修个小坟,上面种点兰花,你滋养这片兰花就行了!”
这么大逆不道的事,也就宋明珠敢做了。
她不仅做了,还亲自给常瑾写了碑文,竖在山上,当天就被来悼念常瑾的供品淹没了。
第三年,宋明珠那外放的弟宋二郎终于想要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