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教太子稻田养鱼、套种,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民间向老农请教。
她还带着太子在路边摆摊卖凉粉,让太子在讨价还价中见识各种百姓营生。
“殿下,您双眼看到的,就是民生。”
第582章 君臣和解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姨母,我们自己种的米煮的饭,真香!”太子空口吃了一碗他自己种的稻米饭,把碗伸给宋明珠,“我还要一碗!”
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太子就管宋明珠叫姨母。
底下两个小的也跟着来蹭饭。
“皇兄种出来的稻米就是好吃!”
“不愧是皇兄啊!”
“姨母烧的菜就是好吃!”
“不愧是姨母啊!”
这两个小的嘴巴可比当年龙凤胎的嘴巴甜多了。
宋明珠带着三个孩子,但凡各位老大人们不让干的,她都带着孩子们干了一遍,譬如下田玩泥巴、下湖抓鱼、上山采蘑菇、用弓箭打鸟、爬树掏鸟蛋、打水仗等等。
孩子们高兴得大笑、大叫、大跳,生机勃勃的。
宋明珠还带着孩子们在宫里跑圈,三个孩子口里喊着“锻炼身体、建设大夏”的号子,让旁观的常瑾仿佛回到了当年。
小公主摔了一跤,虽然没摔到什么,但委屈巴巴地就是想哭。
“小公主,你姑姑可是本朝唯一的女大将军,受伤了都不哭。你都没有受伤,还要哭吗?”宋明珠把孩子抱起来,逗弄孩子,“当然了,你现在还是小孩子,小孩子想哭也是可以哭的……”
小公主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趴在宋明珠肩头哭了一小会儿,然后自己擦开眼泪,有点不好意思地道:“下次不会了……”
宋明珠并不是要逼着小公主长成赵宝珠那样,她只是觉得,不论男孩女孩,都不能长得太弱了。
毕竟,这里可是皇宫啊,世上人心最复杂的地方。
孩子们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后才不会被局限于这方天地里面。
总结一下,这个三年的第一年,太子独自种了一块地。两小站在田边给他们的太子兄长喊加油,等米打出来就过来蹭饭。
第二年,三个孩子合力种了两块地,一块稻田养鱼,一块种豆种瓜种菜,藤藤蔓蔓爬得十分旺盛。
米打出来,三个孩子请他们父皇母后来吃。皇帝有点不好意思,皇后高兴地来了,把三个孩子夸得晕乎乎的。
“都是姨母教的!”三个孩子谦逊地道。
“那也要像你们这样聪明的孩子才学得会呀!”皇后道。
三个孩子依偎在自己母亲身边,嘴里吃着自己种的饭菜,快乐如此简单。
第三年,三个孩子扩大了一块地,种了一片花。
“姨母说了,人除了要有生活,还要有理想!”小公主道,“装饰一下能让生活更有品味!”
这一次,不等儿子主动邀请,皇帝就主动要求来蹭儿子的饭。
这一次,皇后没有来。
皇帝不要菜,只要了一碗光米饭,吃着吃着就流起了泪。
“其实,自我被立为太子之后,每年宋家台的新米上来,父皇总会带我吃一顿这样的饭……”
“就光米饭,配几根酱菜……”
“父皇说,别看这米普通,但是百姓们也花了好几十年才吃上……”
“他让我仔细品一品饭粒的甘甜跟香气……”
“我虽然没有皇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