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瑾公公不懂种田,又代表天子的脸面,不好随便发问。

唐知县跟宋明珠是老熟人了,自然知道宋明珠的本性,就问:“你们哪里来的虾苗?”

“村正家幺叔下河里抓的。”宋明珠就道,“虾子太难抓了!就这一块田里的虾子,幺叔把河里捞了两遍!

我们村这条河,今年一年恐怕都捞不到虾子了!

幸好隔壁谢家村还支援了一点,才放满了这块田!”

宋明珠又给了谢家村一点排面。

巧了,谢村正人在家中坐,根本不知道帽子从天而降,嘴上还在念叨宋家台。

“那么多人往宋家台去,是有什么事儿呢?”

唐知县从他们村外面经过的时候,挨得近的几家人看到了,就跑来喊谢村正。

可惜谢村正赶来的时候唐知县他们已经过去了。

谢村正感觉自己可能错过了一件特别大的事儿,已经心神不宁地在那儿琢磨老半天了。

他婆娘刚舂完米,这会儿正要把米筛出来,听到丈夫的话就搭腔:“依我看,肯定是好事!”

“为什么?”谢村正就问。

“你不是说,那谁谁谁说知县大人陪马车旁边吗?”谢村正的婆娘就道,“那马车里坐的肯定是大人物!”

知县大人嘛,前年亲自下来过他们村收粮,他们都见过。

去年知县大人去宋家台,经过他们村,他们也在田里跟知县大人打过招呼。

要是实在不认得脸,看那身绿官服也能认出来。

总之,他们不可能把知县大人认错!

“你要是实在想知道,就去宋家台看看呗!”谢村正的婆娘道。

谢村正想了想,道:“我还是等会儿!等知县大人他们回去了,我再过去看看!”

正好也可以接孙子放学。

宋家台,唐知县接着问:“鱼跟虾不是可以混养吗?你们为什么不把鱼跟虾放在一块田里面养?”

“之所以分开,一个原因是有些鱼吃虾。二个呢,我们也想知道是稻田养鱼的收成好,还是稻田养虾的收成好。”宋明珠解释道,“所以就把鱼跟虾分开了。”

唐知县微微点了下头,表示这个问题他大致理解了。

于是,宋明珠又拉着常瑾公公去看村里的荷塘。

“常瑾公公您看,这些荷花、荷叶跟莲蓬,就是我们村的荷塘三宝!”

第403章 宋家台留客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周围十里八村都有荷塘,但是,就数我们村的荷花最多!”

说到这个,宋明珠就很骄傲。

常瑾公公也读过宋明珠写给陛下的那封信,眼下看到湖里大片大片的荷花,便知道宋明珠没有说谎。

“贵村的荷花,果然名不虚传!”常瑾公公夸赞道。

“快去摘几个上来,让天使大人尝尝我们的莲蓬!”村正机灵地接话。

然后也不管常瑾公公要不要,一脚把自家老幺踹下水。

“幺叔,要嫩的!”宋明珠朝湖里喊。

“知道了!”宋老幺从水里冒出来,抹了把脸上的水,心里抱怨了他老爹一把,转头朝湖中间游过去。

“幺叔是我们村水性最好的,跟鱼一样,游个十里都不在话下!”宋明珠指着宋老幺对常瑾公公道。

于是,宋老幺的排面也瞬间拉满了。

为了证明宋明珠没有说假话,宋老幺深深吸了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再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