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们家这样的人啊,活着都是害人。总得死干净了,才能彻底安静下来。

就这样,春草在床上一直坐到天边发亮。

然后起来,生火烧饭。

她用小锅熬了粥,大锅蒸上包子,切了咸菜丝,又煎了荷包蛋,细心地准备着宋明珠爱吃的早饭。

然后,等宋老幺来喊宋长河出门的时候,她也收拾了一下东西,跟着一起出去。

“郎君,既然是我的事,我也想一起去!”春草先对宋长河道,然后又对梅氏道,“娘子,我屋里的东西,是要送给胡婶子跟那两户救我的人家的。我已经分好了,劳烦娘子得空帮我送一下!”

梅氏不知道春草已经抱了诀别的心,便道:“不慌,等你回来自己去送也不迟。”

春草听到这话,也没说什么,就朝着梅氏郑重拜了一拜,然后跟着宋长河他们一起走了。

村正他们往县里送人已经很有经验了,一路走还一路观察别村田里的情况。

今年春耕,知县大人在全县推行了脚踏犁,每个村都发了一架。

一架脚踏犁,要覆盖全村是不可能的,就是让他们试个味道。有的人觉得好,有的人觉得很鸡肋,褒贬不一。

但总的层面上,还是有些人从中受到了益处。

比方说梅氏的爹娘就是。

他们这村呢,河流跟湖比宋家台还多,据说一个村里有十八个湖,故名十八湖村。

他们村领到脚踏犁之后,听说着这是梅老爹的女婿发明出来的,全村都一致同意让梅老爹家先用。

又因为担心梅老爹年纪大了,踩不动脚踏犁,村正直接派了两个后生仔,替梅老爹把田给耕好了。

梅家三个好大儿都没来得及表现。

“你们两老就这么点田,村里随便均点人手出来,帮衬一下就行了!”村正如是道,“你们二老啊,如今最重要的事儿,就是保重自己!

回头田里种点轻便点的东西,也是一样有收成的!”

村正还指望靠着二老的脸面,跟宋家台那边拉拉关系,看能不能带一带他们村呢。

“对了,我听说宋家台那边,去年种出了西瓜……”村正抛出引子。

谢老娘没吭声。

梅老爹想了想,还是接过了话:“啊,这事儿我还不知道呢!”

他确实也不知道。

“我听说,他们去年就试种了一下,不多,所以没有到处宣扬。”村正说道,“不过呢,他们给知县大人送了两个。我也是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的!”

也多亏了他在县衙里有人,才打听到这么小道的消息。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十八湖村的村正敏锐地觉得,他们村要是能抓住这次机会,兴许就能跟宋家台那样。不说一飞冲天,但满足温饱肯定不成问题。

但这里头,还需要梅老爹跟谢老娘来牵线。

所以,村里得把二老看顾好了。

梅老爹到底是拗不过村正的一腔期盼,便道:“村正,我明白你的打算。

只是呢,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三娘自出嫁之后,这个家里就不曾帮衬过她什么。

现在让我们两个老东西去问她要东西,我们……拉不下这脸。”

梅老爹一直都是个要脸的人,就算他将来干不动了,只能端着碗去要饭,他也不打算讨到几个儿女面前去。

“也不说让您二老去要,就……”村正连忙分辩,“劳烦您二老给问一问, 宋家台能不能带着我们村一起种西瓜……”

“这事儿吧,我们两个老东西说了不算。”梅老爹就道,“不过呢,可以让我家老婆子去问一问,但成不成都不能怪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