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子,听说您有一儿一女,都上学堂了吗?”

“小儿已经上学堂了,长女还没有。”徐夫子就道。

县里没有女学,宋长河如今是知道的。

他想了想,就问:“徐夫子,您有没有想过,把一双儿女带到我们宋家台来上学呢?”

这样的话,女儿也可以上学呀!

明珠学堂开学之后,徐夫子其实想过这事儿,他这次回来就是想跟妻子商量。

毕竟宋家台不比县里繁华热闹,平常无事,就只能在村里溜达。

要是妻子愿意的话呢,徐夫子就再来找宋村正开口。

没想到宋长河先提了出来。

“我确实想过,但还不知道家中情况,得先问一问。”徐夫子如实道。

“徐夫子,您尽管带着家人来!”宋长河热情地邀请徐夫子,“您也看到了,我们村村风淳朴,绝对不会有人敢欺负您家里人的!”

谁敢伸这手,那村正不得打断那人的手啊?

“是啊,宋家台确实是很好的地方!”徐夫子笑着回应道。

其实,徐夫子一直没有说,他之所以愿意来做夫子,除了本身对宋家台有好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他今年也要再次下场秋闱。

住在县里,便利是要便利一些,但委实太嘈杂了。

这个人有事要找一找,那个人有事也要找一找,有些人际往来根本拒绝不了。

因为这些遭遇,徐夫子本来也想着找个地方躲一躲。

然后就遇到了宋家台找夫子。

徐秀才就来了。

然后变成了徐夫子。

来了之后,徐夫子发现宋家台不仅自然风光好,人际又简单,根本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而且自己的好友就在隔壁住着。

两人下学之后,一个用心写写画画,一个用心念书做文章,既可以交流,又互不打扰。

岁月静好。

从自己的角度来说,徐夫子是喜欢宋家台的。

端看他娘子乐不乐意了。

徐夫子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平常话也不多。两人说完了事儿,就没有话了。

宋长河:“……”

要是他家明珠在就好了!

那不得拉着徐夫子从天上说到地下,一直唠到县里呀!

宋家台,宋明珠正上着课呢,忽然鼻子痒痒的。

“阿嚏”

哎呀,一定是有人在想她了!

县里,城门里头晃荡着一群人,个个皱着眉头袖着手,伸长了脖子朝城门外面张望着。

那神态,像极了埋伏在山道两边,盼着人路过,好蹦出来打劫的土匪。

但其实,这帮人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人。

就是呢,上次宋长河跟宋老幺来县里炸街,有些人没看到,只听人说了一耳朵。

有些好奇心重的,被勾坏了。

几天来,他们吃不香睡不好,斗胆去县衙问了,得知巧工宋这几天可能还会来。

便相约到城门口来转悠,看能不能再等到人来。

守城的士兵刚开始还谨慎地防着这群人,怕他们搞事。

结果这群人除了嘴上愤怒之外,人可老实了。

活动时间也规律,清早来,太阳升起一会儿后就散去。

守城的士兵观察了两天,然后把情况报给自己的上峰。他的上峰又一层层再报上去,直到报到唐知县那里。

“让人把街上卖早饭跟小吃的摊子,往那边挪一挪。”唐知县就道。

于是,今天早上这帮人来了之后发现,城门后头的街边多了好几个卖包子馒头糕饼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