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腿也不该抱他的腿呀!
隐户便去抱主薄的腿。
主薄没有躲,任人扑在自己脚下,然后把人扶起来。
“不必如此!”主薄道,“朝廷知你们不易,并不打算追究你们的责任,登记下来是为了给你们造户籍。”
隐户呆住了。
“给我们……造户籍?”
“对!”
“那是不是……以后……我们就是良民了?”
“是的。”
隐户们激动得,坚决要给主薄磕头。
“多谢官爷!”
“多谢官爷”
明明他们的眼眶早已经干涸,为什么现在又有泪水了呢?
除了登记造册,官府还给隐户分了几亩无主的荒地,让他们自己去开。
可把这些人高兴坏了。
毕竟他们原先一直佃别人的地来种,税赋又高,田租也不低,比高员外家的佃户还不如。
没想到如今竟然能翻身做主人。
“陛下仁慈!”
“陛下万岁!”
“万万岁”
声音送出去老远,主薄一行人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民心所向”。
小书吏嘴里叼着笔,胳膊夹着册子,腾出手来把裤带系紧,然后小跑追上主薄。
“大人,您说我要是把这幅场面画下来,行吗?”
他也想像他们县衙里的前辈那样,以笔为刃,画出一片天地。
“当然行啊!”主薄也很赞成。
就算无法得到朝廷的提拔,但能让更多百姓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好事,也是值得的。
当然了,这种待遇只针对原本就是良民、且一直奉公守法的隐户。
至于那些因为犯了事儿才当的逃户,抓到了还要先打几大板,再按律法,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当然了,朝廷的政令下来,怎么执行全看地方官府。
别处不知道,但澧阳县这边,唐知县借着查隐户、诡名户之机,不仅将全县人口梳理了一遍,还查出了不少逃犯。
可谓一箭三雕也!
但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完的,全县这么多村子查下来,也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还是唐知县惦记着春耕,下了军令要在春耕前查完才有的结果。
全县大小官吏都跑细了腿……
但没有一人喊辛苦。
而且呢,唐知县那边因为办事太狠,老是半夜有人翻县衙的围墙,来给他送礼。
常喜自从去年跟着唐家的人来到澧阳县,一直没派上什么用场。
这会儿总算来了点事儿。
他最喜欢悄悄跟在这些人后头,看他们挖土埋赃物。
等他们埋好了,再一个出其不意把人薅起来,拿绳子绑了,串成一串去跟唐知县讨赏。
……唐知县说了,捉住一个赏半只烧鸡。
那么,捉住两个就是一只烧鸡!
常喜算得很清楚。
“不愧是宫中出来的大内侍卫!”
唐知县半夜被常喜从床上喊起来,也不恼,就一脸真诚地夸奖常喜。
“要是我身边能多几个跟常侍卫一样能干的大内高手,那我们县啊,将全县无贼!”
常喜在皇帝身边时,只是宫里的一个小侍卫。
但来了澧阳县,就变成了大内高手。
常喜十分满意这种称呼上的变化。
他想了想,道:“大人要是开得起饭,我还有几个师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