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说来轻巧,做来事大。
动作太大的话,朝中免不了会发生震荡。
要是动作太小,又起不到该有的作用。
但皇帝也不急。
过去那么多年他都过来了,这会儿他等不得?
于是,皇帝一边裁撤官吏,又一边提拔官员。一边惩处蠹虫,又一边奖赏优秀官吏。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痛苦的。皇帝跟臣子双方是互相试探的,不停博弈的。
每当皇帝觉得孤舟难行时,就把关于宋家台的各种日志拿出来看。
“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
皇帝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心里想:要是全大夏的村子都像宋家台这样,自发的奋发图强,他何愁大夏不强呢?
大夏强了,那四夷还敢随意侵扰他们吗?
唐知县那人,当初随折子送了一袋米,说是宋家台养鱼的稻田出的新米。
医署跟御膳房都验过了,没毒。
于是,皇帝累了的时候,便让人熬上一碗新米粥。闻一闻,竟然跟有天晚上他闻到的香气一样!
果然!
那天晚上他真的闻到了千里之外宋家台的饭香!
这一定是神迹!
老天爷在保佑大夏!
于是,皇帝又有了继续跟臣子们斗智斗勇的动力。
这是朝廷方面的情况。
地方这边,朝廷的动作反馈下来,地方也开始彻查隐户、诡名户。
跟朝廷一样,地方也先给了缓冲时间。
自愿上报的隐户,由地方官府登籍造册,发放田地。
……当然了,好田肯定是没有的,但下等田以及荒田还是有的。
然后由官府发放一定的农具跟种子,以备耕种。
对于主动上报的大户,只要补足过往税赋及徭役,重新造册,也既往不咎。
但当缓冲时间过去,地方官府也开始真刀真枪的干起活儿来。
尤其是江南东路跟两浙路,两路共一百二十七县,清逃户竟然扩出了四十多万户,平均每县扩出三千多户。
假设一个县有三百个村,那就相当于一个村子增加了十多户。
这个数字委实令朝野震惊,也令皇帝震怒。
皇帝直接派兵镇压了当地豪强。
你们不是很团结吗?
那就团结着一起去地下见你们的祖宗吧!
血水浸入土地,将土地染成黑色。
不久,大雪盖下来。
贫民们窝在草屋里,守着自己新分的土地,在心里盘算着明年该种点什么才好。
“今年的雪真大啊!”
“是啊!”
“但望明年是个丰收年……”
血有什么可怕的?
人穷到极致,就是鬼神也避而远之。
唯有一条烂命,在这人世间反复打滚,直到磋磨成灰。
查了隐户跟诡名户之后,地方官府又开始响应朝廷的要求,开始精官简政。
原则上大县保留,一些中小县则考虑合并。
然后,对于官员过多的县,则减少县级官员编制。
对于官员过少的县,则选拔一些优秀的官吏补充上来。
如此尽量健全县级官府。
这样,朝廷喊办事的时候,地方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响应。
按理说,这么大的事,宋家台也应该有所反应才是。
但事实上,宋家台人对此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