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先推行普遍教育,让所有想读书的孩子们,都有笔可用。

“那你看这个呢?”唐知县明白了妻子的想法,又把天竺数字拿给妻子看,“这是天竺数字,也是明珠教的……”

陈娘子花了一会儿功夫,学了天竺数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大为惊喜。

“不是我说,这比算筹跟算盘还要容易呢!”

只要认识了这些……奇形怪状的数字,记牢了规律,就算没有纸笔,心里都能算出来!

陈娘子甚至立刻就想去信给她爹,让她爹在军中推行竹笔跟这种天竺数字。

须知,陈将军也很头痛手下的人都是盲流,老是被那些文官们骂大老粗,斗大的字都认不得几个。

要是能推行这种简单易记的数字,再辅以千字文,相信用不了几年,那帮大老粗就能大大变样。

“且不要急,等我把这些琢磨透之后,先跟陛下说一声。”唐知县劝妻子。

意思是看看陛下的态度。

陈娘子冷静了一下:“也是……”

末了,又催丈夫:“那你尽快跟陛下说。”

唐玉珠:“……”

哎,她娘自从来了澧阳县,原先在京中时的拘束感渐渐就没有了,现在性子越来越麻利。

……就觉得她娘越来越迷人了!

唐知县让人把《宋家台夏收日志》誊抄了一份,然后开始给陛下写折子。

先说宋家台夏收情况。

“宋家台村人在宋村正的引领下,十分勤勉,各家田地收成都超出去年夏收半成以上。

另外,宋家台两块兼养鱼的稻田,收成又高出普通农田半成以上……”

接着说竹笔。

“……臣收到明珠的礼物,十分欣喜。

初试,有点奇怪。再试,便觉得十分顺手,村童可轻易掌握……”

然后说天竺数字。

“……臣以为,这种数字简单易学,朗朗上口,可在百姓中推行,使百姓脱昧。再辅以竹笔,十分利于开源节流,利国有利民……”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困惑,唐知县没有跟妻子和女儿提。

那就是……

宋明珠是从她师父那里学的天竺数字,那宋明珠的师父,又是怎么知道天竺数字的呢?

第228章 风水宝地宋家台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京中,皇帝下了朝,喊上唐尚书一起去尚书房。

无他,唐知县的折子又到了。

唐知县这人很有意思,给他亲爹跟老泰山的信都走的皇帝的渠道,十分不见外。

主打一个坦坦荡荡。

搞得皇帝倒不好去查他什么了。

皇帝先把唐知县托他转交的家信交给唐尚书,唐尚书心知儿子既然敢这么干,就代表家信里面没有什么。

于是当着皇帝的面就拆开了。

……真要有什么,那必定是自家心腹亲自送回来。

只看了一行,唐尚书的胡子就翘起来了。

“均一的信里写了什么,爱卿这么高兴?”皇帝奇道。

“他媳妇有孕了!”唐尚书也没隐瞒,乐呵呵地道。

哎呀,澧阳县真是个风水宝地呀!他儿子一去,第一年就靠自来水挣了一功。

过了还没三个月呢,又来折子说脚踏犁的事。

当时皇帝喊唐知县一起来看折子,可把唐尚书惊讶到了。

那宋家台可真是旺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