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也可以的……”
吓得这几个懒货刚刚才从田里上来,就又赶紧下去田里。
书吏看到了,记上一笔。
“宋家台村风淳朴,村人们互帮互助……”
几个懒货:“……”
你管这叫互帮互助?
书吏才不在乎他们的意见,他又记下了宋明珠蹬脚踏车那一幕。
“但见一辆木车,构造十分精简,仅有宋明珠小儿身长。
明珠爬上去,犹如骑马骑驴一样,脚踏两边,运力一踩,木轮缓缓向前驶动。
两边村人欢呼声如雷动。
呼声中,明珠越蹬越快。只见木车犹如离弦之箭,‘嗖’地弹出去!
旁边七八岁小童抡起双腿奋力去追,堪堪追上……”
书吏回味了下那激动人心的过程,末了,评价道:“吾观此发明,犹有诸葛孔明之木牛流马遗风。
倘若能再改良,使大人也可骑乘,吾以为,必将方便于万万民……”
哪些人能用到脚踏车,其实也挺好算的。
像富人,出入自有马车驴车骡车。
就算有脚踏车,他们也不会亲自迈动自己尊贵的双腿,像牛马一样来驱使木车前行。
但玩个新鲜的话,也不是不行。
像脚夫那样的穷苦人,或许很需要一架这样的木车,但他们却未必承受得起购买木车的这笔钱。
以及……损坏之后的修缮费用。
像宋家台的普通村民们,他们或许对脚踏车很感兴趣,也很想拥有一架,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需要。
毕竟,他们一年到头去到外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两条腿走一走,也就到了。
没必要花大价钱买个不能吃不能喝的玩意儿,搁在家里头当摆设。
其实,说白了,这木车要是真能广泛使用,最受益的就是像书吏这样的人。
有稳定的俸禄,出得起买车的钱,也供得起修缮的费用。
买回去之后,每天都能使用。
不仅可以大大缩短通勤的时间,精力上也能轻省许多。
再便利不过了!
于是,书吏愉快地做了个决定
他要待在宋家台,等宋师傅把脚踏车彻底做出来!
他要骑着脚踏车回去县里!
他也要做全县衙最靓的……崽!
第218章 父女的默契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宋明珠的儿童脚踏车测试完了之后,趁着外人都走了,父女俩关了门谈心。
“爹呀,你看啊,那打谷机要是搞出来,一年就用两次!”宋明珠鼓动她爹,“可是这个脚踏车要是搞出来,那是马上就有好处啊!”
“有什么好处?”宋长河一边擦脸一边问。
一天忙下来,宋长河那是觉得啊,比下田还累。
……田里如今还不用整天看着,可他却是半天都不得闲。
不是这个找他,就是那个找他。
耳边吵了一整天,现在脑袋木木的,只想吃了饭,躺下就睡。
奈何女儿还要找她。
他的脑子现在就跟塘里的淤泥一样,是真的转不动了……
“爹,你以后去镇上,或者是去县里,就可以骑车去呀!”宋明珠就道。
宋长河就道:“我为什么要去县里……”
说完自己也怔了一下。
梅氏一看丈夫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