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闻闻,很香的!”

他的脸上依然困苦。

但比起去年,他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心。

“是吗?”高小胖接过稻穗闻了闻,惊喜地道,“哎呀,真的是香的!”

然后又把稻穗递给他祖父。

“祖父,您闻闻,好香啊!”

高员外接过稻穗闻了闻,满意地道:“确实很香!”

佃户也不说话,就望着高员外“嘿嘿”地笑。

开春的时候,员外爷答应给他们减一成田租。又说只要收成好,就再奖励他们一成。

这样一来,他们便多了两成的粮食。

为了这两成粮食,他们上半年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只希望高员外能够说话算话。

高员外哪里会不知道他们所想?

“你们放心,我高某人说话算话!”高员外就道,“等夏税收过之后,各家各户就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该怎么分,就怎么分。”

“老爷英明!”听到这话的佃户们齐齐弯腰。

县里,一辆青棚马车悄悄驶出城门,“哒哒”地走向远处的田野。

宽广的田野里,农人们正在收割稻谷。

“宋家台的田,也是这样的吗?”唐玉珠坐在马车里,撩起车帘一角,问。

她爹巡视夏收去了,好多天不在家。

她娘如今有了身子,陈婆子看得紧,不让她娘到处跑。

但她却是在县衙里闷坏了。

便求了她娘,准许她出来看看。

“娘,我还没见过收割的景象呢!”唐玉珠道,“明珠说他们村里的田,挂穗的样子可好看了!我也想看看!”

陈娘子想了想,答应了。

“那你多带几个人出去。”

于是,她便带了英红小五,并另外一名孔武有力的婆子,驾车出来。

“宋家台的田,没有这么宽广,东一块西一块的,有的能连成片,有的不能。”赶车的小五回答,“不过也挺好看的!”

唐玉珠想了想,对英红道:“我想下去走走。”

英红便抱她下来。

唐玉珠走下官道,来到田边,伸手摸了一把弯腰的稻穗。

“这就是稻子吗?有点扎手!”她如是评价道,“但是感觉很沉。”

清风送来一股青青的味道,有点野,还有点热烈。

跟养在庭院里的花花草草完全不同。

“沉就说明谷粒饱满,长得好!”英红解释道,“麦子也是一样的!”

“要是明珠的话,她看到这样的景象,会怎么做呢?”唐玉珠好奇地问。

“她呀……”英红想了想,眼睛望向远处,笑着道,“应该会一边说好看,一边沿着田埂疯跑吧!”

唐玉珠望着笔直的田埂,做了一个有违大家闺秀行为规范的决定。

她提起裙角,迎着风和稻香,毫无征兆地跑了出去。

宋家台闲人宋明珠,根本不知道她撒下的种子也在人心里发了芽。

她呼啦啦地跑过田野,来到书吏身边。

“伯伯!这么热火朝天的景象,您不画下来吗?多有意义呀!”

“……”书吏道,“这有什么好画的!哪里收稻谷不都这样吗?”

“区别大着呢!”宋明珠掰扯道,“首先,今年对我们宋家台来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意义十分重大!”

书吏想了想,点头:“那是没错!”

“然后,这是我们宋家台载入史册的第一年的第一次收稻谷!意义格外重大!”

书吏:“……”

等等!这话有点绕,让他想想!

“第三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