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自来水这事儿,现在就说宋长河掌握着全村的命脉都不为过。

跟着谁能吃饱饭就站谁,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村里人纷纷骂这一家子。

“俺们村好不容易有点盼头,如今都让你们一家子破坏掉了!”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一家子贼心烂肺的东西!”

“……”

他们背地里都讨论过宋长河搞的这些事,有些动作快的,已经着手在种竹子了。

家里有大孩子的,想吃手艺这碗饭的,也在盘算着送到宋长河这里来拜师。

现在,村里人几乎都默认了宋长河领头羊的身份。

“长河”两个字被越来越多人提起,“大郎”在渐渐远去,这都是潜移默化带来的影响。

“跟着宋长河有肉吃”现在就是全村人的理想。

“把他们赶出去!他们不配待在俺们村!”

“对,赶出去!”

村人们高呼。

二牛爹这才慌了,慌忙对宋长河道:“长河,这事是俺们不对!俺们知道错了!俺们以后再也不敢了”

宋长河搡开二牛爹,把妻子接到自己身边,看了眼围观的村人,振声道:“之前俺说过,要是想到了可以带着大家一起挣钱的法子,一定会带上大家。

如今俺也是这么做的。

俺是真心希望全村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如果俺在前面奔,有人在后面算计俺的家人,那就……”

宋长河话没说完,只定定地看了众人一眼,搀扶着妻子走了。

大家伙儿就都把目光投向村正。

村正真是被这一家子整得脑壳痛。

这才消停几天啊!啊?

怎么就那么不安生呢?

“罢了,是俺们宋家台庙小,装不下你们家这尊大佛……”

宋明珠在山上根本不知道这出惊动了整个村子的大戏,只是奇怪怎么爹娘两个都来接她。

而且她爹娘的样子,好像跟人干过架一样……

“爹,娘,俺家是出什么事了吗?”宋明珠问。

“没!”梅氏霸气地道,“只是办了点事,顺路来接你!”

宋榴看到宋大郎夫妻俩来,点了个头,自己走了。

回去的路上,宋明珠觉得村里人对她跟以往很不同。

每个人见了她都笑得格外慈祥。

“明珠啊,下学了?”

“是的呢!”宋明珠脆声答。

“明珠啊,婶子问你个事,你别生气哈!”

“婶儿你问呗!”

“你一个小丫头,读书又不能参加科举,也博不了功名,为什么你还要读书呢?”

这也是村里人不理解的地方。

“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呐!”宋明珠笑眯眯地挥手跟对方告别。

“知识改变命运?”

对方嘟囔着这句话,目送着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远去。

回到家,伍老娘已经煮好了饭,一人一碗清粥,再加几根小菜。

一家人围着饭桌喝粥嘬酱萝卜,气氛十分融洽。

下午,宋长河也没有去村正家上工,而是亲自送女儿去后山上学。

今天当值的是大师父王夫子,两人在那儿学论语,之乎者也的,听得宋长河脑壳痛。

宋长河也没闲着,回家里砍了几根竹子,扛到山上,给王郎君修棚子。

路上被二狗子爹看到了,也一起来帮忙。

二狗子爹如今也不装了,他就是站宋长河这边,怎么了?

二狗子娘到底还是悄悄拿钱给丈夫,买了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