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很多事情没想通,再加上一次次主动求和,让他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产生怀疑。

他那个时候很气,司印戎是一个又臭又硬的脾气,吵架不肯主动拉下脸说话,一次次都是他先低头,这让他怀疑司印戎真的对他有感情吗,真的喜欢他吗,喜欢的话为什么从来不低头,为什么那么倔强。

他当时不懂那些,还有点像是个被惯坏的孩子,莫名执着于司印戎的态度问题,不仅要对方做,还要对方说。而他却忘了司印戎其实只比他大三岁,也是个没毕业的学生,也年轻气盛,有自己的坚持。

虞恒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虽说家境不算富裕,但也绝对不差,父母都对他很好,司印戎也很惯着他,属于会给他做饭洗衣,甚至会给他洗内裤刷鞋剪脚趾甲的那种惯着。

但他太习惯了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

后面他凭着一腔热情在毕业后做了职业coser,被撞得头破血流,慢慢懂得很多当初没懂的事情。

他知道司印戎当初对他的感情应该很深,如果不深的话,没有人能够在每次拿到奖学金、论文奖励或者老师给的工资后都分他一半;也没有人能够在课业那么忙的时候还尽量抽出时间陪他一起参加商展,怕他一个人出事;也没有人能够坚持帮他做饭做家务,还收拾那一堆的cos服。

直到分手后他自己做那些事情,才知道有多么大的工作量。

但司印戎也是个锯了嘴的闷葫芦,什么都不说,他当时很年轻,对这些细节不敏感,就一直都没有发现。

他们的感情没有第三者插-足,也没有家长的压力,其实那些分手理由在现在的自己看来真的很可笑,很矫情,但当时他就是觉得没办法继续在一起,脑子完全拧巴,说什么都想分手,不想继续在一起。

想到这些,他幽幽地对魏序说:“这人呀,真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非要在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似乎总是能够很轻易地原谅别人的错误,却无法原谅别人的正确。”

魏序想了想,问:“那你说这些是想复合的节奏,你确定没有被吊桥效应影响吧?”

“没有吊桥效应。”虞恒很肯定地回答,“其实我早就想去找他。”

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和机会,他也没有积攒足够的勇气去回头。

没有人比司印戎更了解他,也没有人比司印戎更适合他,也没有人能比司印戎对他更好。

这种了解和适合,不是说兴趣爱好方面,只单纯地说他这个人。

人的兴趣爱好可能会改变,有时候喜欢这个圈子,过段时间说不定又去追另外一个圈子。但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却很难改变。

司印戎永远最了解他,最清楚他的生活习惯,最清楚他的性格。

司印戎知道他在想什么,想做什么,会陪着他,帮助他。

没有人比司印戎更清楚怎么能对他好。

永远最懂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除了司印戎,没有其他人能给他那种感觉。

他们之间有二十三年,不是兴趣爱好、梦想和激情能够磨灭,也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代替。

他年轻气盛时执着的东西,在现在的他看来其实没那么重要。

有的时候,虞恒会觉得他跟司印戎之间说“喜欢”两个字太简单了,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了解、默契和爱。

但这些说的都是三年前的司印戎,他也不清楚对方现在怎么想,分开三年,说不定早就开启新生活,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

果然,人总要为自己的年轻气盛和不懂事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