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废立牵动着整个朝纲,太子既然不曾失德,作父皇的也不能随意废了他。”
皇帝苦心调和宋明珠跟太子之间的关系。
“太子原先并不是照着太子的要求长大的,性子难免柔和了一些,但这也是他的好处。
他性子柔和,人就会相对宽厚。你骂他,他未必敢骂你。”
这也是皇帝看重太子的地方。
“太子从小就没有太大的雄心,性子求稳,这对现在的大夏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前面征战这么多年,一统东西南北,海内外都知道大夏的厉害,没谁敢招惹大夏,正好可以休养生息,消化国内一系列的发展,稳固国内一系列的变革。
“陛下,我懂……”宋明珠握着皇帝手,泣不成声,“我宋明珠竭尽这一生,定会护着大夏……往前行的……”
皇帝望着宋明珠,犹豫了半晌,问出了他好奇了半辈子的那个问题。
“明珠啊,你为什么……这么热爱这片土地呢?”
“因为我……”宋明珠望着皇帝,泪流满面地道,“曾梦见国破山河碎,铁蹄踏破皇宫,掳走皇子公主后妃宫人数十万人……”
“怎敢!”皇帝怒了。
他亲手打下的江山,逆子怎敢轻易葬送?
但随后皇帝就反应过来了,那是梦,或者说,那是宋明珠从她师父那儿透过天子书看到的梦。
那么,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宋明珠竭尽自己的力量,抱上他的腿,不遗余力地建设大夏,为的就是不发生那样的事情啊!
这么一想,皇帝就释然了。
“如今……”皇帝又问,“还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吗?”
宋明珠哭着摇头:“不会了,陛下!”
“那朕……”皇帝试探着问,“可还算得上明君?”
宋明珠使劲点头:“陛下乃千古明君是也!”
将来史书上也会这样写。
“那朕就放心了。”皇帝笑笑,握着宋明珠的手道,“那明珠啊,朕就把大夏……托付给你了!”
皇帝在宋明珠的注视下,慢慢合上眼睛。
“朕累了,朕想睡会儿……”
翌日清早,太医经过查看,宣布皇帝驾崩。
第六个三年,宋明珠失去了她这一生里最粗的大腿。
太后年事本来就高,经不住打击,在皇帝驾崩后半个月也去了。
大夏一连两个国丧,朝廷紧锣密鼓地运作起来。太子先登基,然后分别治丧。群臣上书,先帝庙号太宗。
宋明珠一直待在宫里服丧,服完太宗皇帝的服太后的,最后随文武百官送太宗皇帝入陵。
墓门关闭的时候,宋明珠跟赵宝珠四目相望,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浓浓的悲伤。
逝者已矣,余下的人还有很多事要忙。皇后册封,太子册封,后宫册封哦,后面这个跟宋明珠没关系。
她参加完皇后跟太子的册封典礼后就出了宫,回了唐府,休整两天之后又去慈幼局和各个合作的工坊视察。
太医院的李院丞前两年已经致仕,今八十岁高龄,要跟宋明珠一起去游历四方。
吓得他六十多岁的儿子痛哭流涕。
“父亲,儿子到底是哪儿做得不好,让您一定要离家远行呢?”
“你们不懂我!”李老大人道。
他固执地收拾了行囊,带着自己的关门弟子和几个医士药工,要跟宋明珠下去宋家台。
“太保也不能拦我!”李老大人又对宋明珠道。
宋明珠苦笑:“老大人,如今陛下刚登基,朝中事务繁多,我纵然想回去,也没办法这么快呀!”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