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的人都哈哈笑。

一边觉得自己不可能在一个小村子里待那么久,另一边也觉得他们不可能待那么久。

两边分别的第三天中午,沈郎君他们终于进入了澧阳县城。他们一进来,就发现澧阳县跟别处不大一样。

首先是热闹。

当然了,别的县城、府城也热闹,但澧阳县的热闹中还带着一种蓬勃有序的生命力。

“郎君,你们是从远处来的吧?先喝一碗浆水,适应一下我们澧阳县的水土!”路边的小吃摊子热情地招呼他们。

一行人马停下来,各自喝了一碗浆水。

“敢问娘子,李家老号、汪家老号铺子往哪边走?”沈郎君客气地问摊主。

“哦,郎君你看到那个挂着角旗的小吃摊子没?”摊主指着不远处一个小摊子道,“那就是李家老号铺子的小吃摊!您过去,问伙计,伙计就会告诉您的!”

“多谢娘子!”沈郎君道谢。

“郎君,你们刚来不知道,李家老号小吃摊上的小吃是极好吃的,我们县明珠乡君都夸好吃呢!”卖浆水的娘子极力推荐道,“我们明珠乡君的嘴啊,那可是极会吃的!”

明珠乡君定然就是宋明珠了。

沈郎君他们这才发现,宋明珠在澧阳县的名气竟然这么大。

“多谢!”

一行人便过去李家老号小吃摊,沈郎君看了一下,见小吃摊上也就两种吃食,一种炸菜丸子,一种叫什么……山海一锅煮。

沈郎君本不是小气人,他有心给李家老号留个好印象,便掏钱,一人买了一份。

“郎君,这个炸菜丸子,你们要哪种蘸酱?”伙计问,“我们这儿有茱萸酱、李子酱、蜂蜜柚子酱,还有外头没有的狼桃酱!”

这是李子酱出来之后开发出来的新吃法,加酱不额外收钱,县里人还挺喜欢的。

沈郎君一行人:“……”

你们一个炸丸子还配这么多蘸酱?

“那就每种酱都来几份吧!”沈郎君道。

这几种蘸酱一早就用碗装好,摆在了小吃摊上。每个碗里放了把刷子,客人要哪种就刷哪种,十分方便。

沈郎君他们这一行人不少,小吃摊的伙计一边张罗,一边搭话。

“郎君,你们从哪里来,又要去到哪里去?找好歇脚的地方没有?”

沈郎君有点乐了。

感情你们县的人都这么会做生意?

“哦,我们受人之托,要去李家老号和汪家老号两家铺子。”沈郎君就道,“小哥可知道这两家铺子在哪儿?”

“哎,您找我们东家?”伙计十分惊讶,“敢问郎君是受何人之托?”

“你们的明珠乡君叫我来的。”沈郎君就道。

伙计看了一眼这群人的行脚马,便知道不是一般人,就道:“那几位郎君在我这儿稍微歇歇,我这就请人去通传我们东家!”

伙计先上了几份吃食,让沈郎君他们吃着,然后就去旁边的布店里,喊主家的小儿子。

“周三郎,你现在可有空?劳烦你帮我去汪家老号杂货铺传个信儿!”伙计挺会做人的,还递了两文钱出去,“这两文钱给你买糖吃。”

沈郎君他们就看不懂了。

你不是李家老号铺子的吗?

怎么东家是汪家老号铺子的?

那布店的小孩儿就道:“我不要钱,把你的脚踏车给我骑一下,行不?”

他早就想要一辆脚踏车了,但是她娘说他还小,用不上,于是就买了一辆给他兄长骑着去上学。

但是他兄长早出晚归的,他想蹭一下都不容易。

直到他家门口李家老号小吃摊的伙计骑来一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