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了就好!”汪郎君由衷感叹道。

他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且不拘儿子还是女儿,都是一样的养。

“宋郎君,你是不知道啊,你没去县里的这两天,县里想找你买竹偶人的人,都快找疯了!”

汪郎君与宋大郎递了县里的情况。

现在澧阳县街头巷尾的树荫下,时常能看到一窝小孩儿聚在一起,大声玩着竹偶人。

“看我的常胜将军!”

“飞将军,上!”

“黑将军不要客气,砍他!”

“哎呀,我的虎将军败了!”

第一天买到了竹偶人的小孩俨然成了老大,走到哪儿都有一帮小屁孩跟着,就跟真的将军似的。

“将军您要去哪儿?”

“将军,杏花巷那边向我们挑战了!”

“将军……”

那些没买到竹偶人的小孩儿就在家里撒泼打滚。

“嗷呜,我也要竹偶人!”

“就要就要我就要!”

一时间,各家打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些家有余力的,还是会带着孩子到街上去寻宋大郎。

可惜宋大郎连着两天都没去。

等到今天早上,街上已经有另一个卖竹偶人的了。

汪郎君也去看过,发现对方做的竹偶人跟宋大郎做的竹偶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首先,宋大郎做的竹偶人,关节处都有打磨,不会刮手划手。

可那个人做的吧,明显什么处理都没有,切下来就完事儿。

第二,宋大郎做的竹偶人,全都杀过青。

经常用竹制品的人都知道,杀过青的竹制品才用得久。

可那个人做的吧,都是青竹,玩不了两三天就会干枯。

第三,宋大郎做的竹偶人,每个都雕刻了眉眼。虽然只有几,但也是栩栩如生,非常传神。

可那个人做的吧,脸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明显是为了赶宋大郎的热潮,才急急忙忙仿制出来的粗糙品。

这人倒是有自知之明,只仿了双人的,卖得也比宋大郎便宜几文钱。

有些不明所以的人,买回去也就买回去了。

但汪郎君瞧着,过不了两三天,这边麻烦就会出来。

像汪郎君这样的走商,路线和模式差不多已经固定下来了:从江陵县采的货物在澧阳县卖,从澧阳县采的货物在江陵县卖,最是看中口碑了。

所以,汪郎君直接歇了跟仿制这人收货的心,找来了宋大郎这里。

“宋郎君,你觉得我上次出的价钱如何?”汪郎君诚心问道,“要是你觉得行,你也不用把货送去澧阳县,我愿意直接来宋家台收。”

第44章 吃货打开新世界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汪郎君亲自来宋家台跟宋大郎谈竹偶人的生意,可见还是有诚意的。

宋大郎想了想家里的情况,开口跟汪郎君重新商议价钱。

“想来汪郎君也对比出来了,俺家这竹偶人的手艺和做工,外头也是难比的。

对了,汪郎君是江陵县人,从江陵县直接过来我们宋家台,倒是比去澧阳县近多了……”

宋家台在澧阳县北部,离江陵县只隔了一个乡,就是拿一双腿走,一天也能走到。

几番往来,最终,两人把价钱谈在了十八人的一百三十文一套,双人的十七文一套。再低宋大郎就不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