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族长!”
“对,不配做族长!”
“我们不要这个族长了!”
“走,我们去找村正!村正肯定会管我们的!”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从族长屋门口过去,他们的族长把外头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憋在屋里连门都不敢开。
更别说像之前那样大骂四方了。
老实说,他看着对面挣钱,他也后悔了啊!
但是他也没办法啊!
他拉不下脸去求和,对面也不会接受。
除非……除非他让出族长之位。
那这么多年他不就白争了?
另一半李家人找到李村正,先哐哐弯腰行礼:“村正,之前族长跟您叫板,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我们根本没有掺和!
还望村正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们则个!”
这些人,平时也是李村正极力照顾的村人,他哪里真的会把他们扔在一旁不管?
“起来!”李村正连忙把人扶起来,“都起来,啊!”
打头的起来,拍着胸脯表态:“村正,我们都想通了,以后都跟着您干!您要不放心,我们立马把族谱转过来!”
李村正:“……”
倒也不必如此。
“我们这边的李子都已经快做完了,现在再从头开始教你们做凉果,已经来不及了。”李村正道,“这样,你们的李子我这边先收了!
明年呐,大家再一起来做凉果!怎样?”
另一半李家人:“……”
还能怎样?
这已经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多谢村正!”他们诚意道谢。
人啦,总得吃一堑才能长一智。他们这次跌的这个坑,足够他们记性深刻了。
澧阳县里不止李家村一个地方种了李子,其他地方面对丰收的李子都快哭了,唯有李家村笑得合不拢嘴。
“爹,我们村的李子快完了!”李村正的儿子李大郎就道,“要不,我们去别的村收点?”
李村正想了想,点头:“也行!”
于是,李村正精心挑选了几个人,让自己儿子带着出去外头反向收李子,再拉回来做成各种凉果。
宋明珠知道了,十分欢欣。
“哎,李村正这思路,打开了!”
唐知县那边,他接到其他村镇报过来李子卖不出去、要烂掉的消息,就一直在想办法。
给宋家台和李家村这么一搞,思路瞬间就打通了。
他把汪郎君李郎君请过来,请他们出手帮忙到县里各处收李子,再送到李家村去加工。
也不白让人干活。
“我这边可以按照数量,一车李子给你们补贴一点钱当做辛苦费。”唐知县道,“当然了,你们也可以选择换盐引。”
“我们换盐引!”李郎君毫不犹豫地道。
虽说如今朝廷大力把盐价拉了下来,但普通百姓买盐,有量的限制,一次只能买个一斤两斤。
这种对商人来说,几乎毫无用处。
只有盐引,才可以一次提出大量的盐。
李郎君那边得了唐知县好处,直接在澧阳县里招募了几名脚夫,专门组了一支车队,在澧阳县到处收李子。
李家村那边,也得了好处。
唐知县答应李村正,要是李家村能帮县里解决李子的问题,今年秋收的时候,就给李家村减少一成的田税。
“那卖李子的钱,怎么分?”李村正问。
“知县大人说了,都是你们的。”传话的差吏道。
李村正沉默了一会儿,对县里下来传话的差吏道:“我们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