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瞅这俩孩子说的什么话?
一个敢说,一个敢应!
可是他老人家敢接话吗?
那是半个字都不敢啊!
京中唐尚书府里,唐尚书毫无征兆地打了个喷嚏,吓了他夫人一跳。
“你是不是……着凉了?”夫人关切地问。
“感觉不是……”唐尚书揉了揉鼻子,道,“感觉像是有人在说我……”
谁在骂他?
回头告诉陛下,让陛下好好查一查!
宋家台,三人转到宋明珠家门口时,宋明珠就回去了。
“五爷爷、小五哥,明天见!”
夕阳落下去,明天又会升起来,千万年来都是如此。
但小五却觉得,今天的夕阳是这么鲜活,超过了他从前见过的所有。
“明天见”
因为唐知县的助力,明珠学堂又多收了五名学子,其中两名女童、三名男童。
再加上之前收到的十九名学子,这么一来,明珠学堂总共就收到了二十四名学子。
本村跟外村各占一半,算是势均力敌。
这个人数显然大大超出了村正的预期。
“这么多孩子啊……”村正咂舌。
得亏他们村学堂修得大啊!
但这么一来,只徐夫子一个夫子,就显得不够了。
“这该怎么办呢?”村正发愁。
他原先想的是去请郑师傅跟书吏帮忙。
但这会儿书吏回去县里了,郑师傅又忙得不可开交,代夫子的事儿委实说不出口。
小五被留在村正家吃饭,见状便道:“要不,我回去跟我家郎君说说,看能不能再给你们找个夫子?”
“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村正高兴地一把握住小五的手,热情地招呼道,“来,小五呀,快尝尝这荷叶鸡!
这可是我们宋家台的特色菜呢!”
第二天,明珠学堂正式开学。
天还没亮呢,那些家里有孩子要上学的,就开始动了。
先把孩子喊起来,拿出最好的衣裳,穿得周周正正的。
然后驱赶着去洗漱。
“你快点!还要吃早饭呢!”
早饭的话吃粥,有条件的煮个鸡蛋,再烙个饼,就算是极其丰盛了。
吃完了,亲娘给挎上这几天赶制的书袋,反复叮嘱。
“去了学堂,千万要好好念书!知道不?”
“不许顶撞夫子!”
“不准跟人吵架打架!”
一路念到学堂门口。
其他几个村的村正也来了。
第一天上学嘛,总得带一带。
嘴上也是念了一路。
“你们在宋家台上学,要机灵点,别跟人家村里的孩子吵架!”
“凡是退一步!”
“有什么事,回头跟我说!”
“真是他们的不对,我会帮你们去讨公道!”
“但是不准动手!”
“一动手,你们有道理的都变成没道理了! ”
“我刚刚说的话,都记住了吗?”
孩子们拖长了声音回答:“记住啦”
他们村正还不放心,又道:“那谁谁谁,你年纪最大!你看住这个几个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