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一听就急了。

“哎呀,一下子要这么多顶草帽,你怎么不早说?”

宋长河:“……”

他不是刚把人送走就立马来报告了吗?

宋明珠:“……”

不是村正你自己让慢慢说的嘛?

“时间这么紧,你还慢悠悠的,怎么搞得完?”村正揪着宋长河,一边训他一边喊自己儿子,“老幺,快点去敲锣!准备开会!”

“哎!”宋老幺应了,麻溜地去办了。

村正边往大榕树下走边算账:“半个月一千顶草帽,那一天就得……得……”

“六十七顶!”宋明珠接话道。

“那就得按七十顶来!”村正皱着道,“我想想啊,这要怎么分呢……”

如今村里人编草帽都熟练了,一天凑个七十顶,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

“叔,这次的草帽我有个想法。”宋长河打断村正的思考,道,“您看啊,虽然您编的草帽不怎么样,但这个过程您是熟悉的。

别人的草帽编得好还是不好,你也是知道的。

所以,这次草帽排料的活儿,您家要不要接?”

“你瞎说什么大实话呢?”村正一巴掌拍过去,拍到一半突然停住了,“你刚说什么?什么我家接不接?”

第169章 产业切割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就跟去年收草帽一样,您家出材料,村里人跟您拿,您收三文钱一顶。”宋长河解释,“我这边跟您收,还是五文钱一顶。”

排材料也是个挣钱的活儿,宋长河这是把钱让给村正挣的意思。

“五嗲嗲,就是您家承包了的意思!”宋明珠补充。

村正懂宋长河的意思,就是很疑惑宋明珠嘴里的词儿。

“承包?”

“对!就是这次草帽的事都由您家来安排,我爹只管最后收货验货!”

“你不想搞?”村正看向宋长河。

“我这边还有饭盒跟竹偶人的活儿。”宋长河就道,“对了,二狗子爹跟您家二哥这几个,我是要借出来用的。不跟您编草帽,跟我搞饭盒。”

宋长河尝到了自来水跟脚踏犁的甜头,决心要组建自己的班子,把重心转移到“工”字这边来。

像编草帽这样的轻省活儿,宋长河决定就送给村正跟村里人。

这样的话,大家农闲之外还有一门营生。

就不至于老琢磨他们家那点事儿。

“他们那几个,本来就是你徒弟,你要怎么用怎么用。”村正就道,“你那边竹子够不够?”

“我家竹子是不够的。”宋长河在心里算了算,道,“我这边饭盒跟竹偶人也是分两次交货,第一次大概需要……”

宋长河喊村正一声“叔”,叔父也也是父,村正便自觉地帮宋长河盘算起来。

“你一下子要这么多竹子,我家也不够,得跟村里人收!”

“我也是这么想的。”宋长河应道,“只是怕村里也不够。”

今年开春村里人倒是好多家种了竹子。大家都种的毛竹,长得快,如今差不多都长成形了。

但这是新竹,还很嫩,得长个三五年左右,成了壮竹,才能拿来做家什之类的。

这也是宋长河做的饭盒跟竹偶人品质好的原因之一。

“高员外不是有片山全是竹子吗,要不去问问他卖不卖?”村正出主意。

反正跟谁买都是买,不如把镇上这条线牵起来,